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句中“砺”的意思是“锋利”;“劝学”的“劝”是“劝说”的意思。
第1题:
A、介绍对象
B、表示被动
C、表示处所
D、表示原因
第2题:
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句中“不可以”的意思是“不应该、不能”。
第3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河源的历史名人有()。
第4题:
高速钢精削车刀在砂轮研磨后,其砺光之工作,应在刀架上精砺较为正确。
第5题:
下列词句中属于《三字经》的内容是()。
第6题:
"河山带砺"是何处?门匾其含义如何?
第7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句中“砺”的意思是“锋利”;“劝学”的“劝”是“劝说”的意思。
第8题: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状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韦昌明
王汝砺
古成之
阮啸仙
第13题:
第14题:
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第15题:
钻石砂轮研砺碳化物工具时,主要系砺光其第二间隙角刃口
第16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荀子的《劝学》。请问句中的“蓝”原本指的是什么?
第17题:
翻译: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18题:
“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句中的“召”与“招”有何异同?
第19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诸将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史记·赵世家》)句中的“良”是人名。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彼女子 且聪敏 尔男子 当自警
人不学 不如物 幼而学 壮而行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