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25日,乙县公安局接到报案,报案人王某称:李某联系一辆汽车,预购买报案人(货主)收购的价值1万余元的羽毛,并由该车运往外省。车行至某地时,司机以车坏不能开为由,令货主将羽毛卸下,并在某旅馆住宿。货主次日醒来,发现价值1万余元的货物不翼而飞,买主李某及司机也不知去向。乙县公安局在未找到李某的情况下,按车牌号找到了该车车主万某。1998年1月10日,乙县公安局以涉嫌结伙盗窃为由,作出1998年第19号收容审查决定,将万某收容审查,同时扣押万某的汽车及随身携带的4500元人民币。1998年2月5

题目

1998年12月25日,乙县公安局接到报案,报案人王某称:李某联系一辆汽车,预购买报案人(货主)收购的价值1万余元的羽毛,并由该车运往外省。车行至某地时,司机以车坏不能开为由,令货主将羽毛卸下,并在某旅馆住宿。货主次日醒来,发现价值1万余元的货物不翼而飞,买主李某及司机也不知去向。乙县公安局在未找到李某的情况下,按车牌号找到了该车车主万某。1998年1月10日,乙县公安局以涉嫌结伙盗窃为由,作出1998年第19号收容审查决定,将万某收容审查,同时扣押万某的汽车及随身携带的4500元人民币。1998年2月5日,乙县公安局又以追缴赔款为由索取了万某家属人民币4000元,并将万某解除收容审查,但货车仍然扣押。万某不服乙县公安局对其作出的收容审查和扣押财产的决定,于1998年2月15日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县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通知乙县公安局应诉,乙县公安局认为甲县法院受理此案系超越管辖权,提出管辖权异议。甲县人民法院对此案是否有管辖权?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乙县公安局基于同一事实,对万某作出限制人身自由和扣押财产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万某对这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其所在的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县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这两个诉求可以一并管辖,理由如下:
首先,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一并管辖并不违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个事实对同一当事人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和扣押财产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从形式上看,收容审查与扣押财产是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但实际上,它们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辅助措施,收容审查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扣押财产的合法性,扣押财产的行为与收容审查是直接相关的,收容审查之诉是主诉,主诉适用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从诉也相应的适用行政诉讼的特殊地域规定。
其次,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一并管辖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管辖的立法精神。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行政诉讼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18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有关一般地域管辖的特殊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贯彻“两便”原则,保护当事人的权益。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对同一当事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和扣押财产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如果当事人对这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原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原告所在地法院对这两个诉求一并管辖,体现了“两便”原则。
更多“1998年12月25日,乙县公安局接到报案,报案人王某称:李某联”相关问题
  • 第1题:

    ①赵某接到报案去勘察现场 ②张某上街买菜 ③王某截住一辆汽车

    ④李某去接张某出院 ⑤李某酒后驾车撞一行人

    A.②⑤③①④ B.⑤①②③④ C.⑤①③④② D.②⑤①④③


    正确答案:A

    本题描述的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根据④和⑤判断李某酒后驾车撞的行人是张某,结合选项分析②⑤做为事件起因更符合逻辑,而④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结尾,故选择A。

  • 第2题:

    张某出资40%,王某和李某各出资30%设立了甲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王某拟将自己持有的15%的股份转让给李某,其余15%的股份转让给乙公司,某律师为王某提供的下列法律意见不正确的是:( )

    A.王某可以自由将股份转让给李某,不需其他股东同意

    B.王某将股份转让给乙公司,须征得张某和李某的同意

    C.如张某不同意王某转让股份给乙公司,则张某应购买王某的股份,如张某不同意购买,则视为同意王某转让股份给乙公司

    D.王某将股份转让给乙公司,张某和李某享有优先购买权,王某向乙公司转让股份的条件不得优于张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D
    《公司法》第72条。

  • 第3题:

    某县公安局接到有关陈某、杨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审查。该局决定立案的条件是()。

    • A、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 C、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该局管辖
    • D、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作为一个查勘人员,在接到某辆车的查勘任务后,除了应及时与保户(或报案人)沟通外,还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1.查阅抄单
    2.阅读报案记录
    3.查询涉案车辆历史出险记录
    4.携带查勘资料及工具

  • 第5题:

    女青年巫某向S县公安局报案称其被同事高某强奸。S县公安局经调查,高某与巫某一直同居,巫某要高某与自己结婚遭拒绝,便报案称其被高某强奸。S县公安局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高某强奸证据不足,对高某取保候审
    • B、对巫某的个人隐私,应当为其保密
    • C、告知巫某不予立案,并依法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
    • D、应当告知巫某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B,C,D

  • 第6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罪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的会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县公安局民警张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围观群众洪某受伤。甲县公安局应当对洪某先行赔偿,然后再向张某追偿
    • B、乙县公安局民警李某依法使用武器,造成无辜人员财产损失,乙县公安局应予补偿,然后再向李某追偿
    • C、丙县公安局民警王某使用武器,制服犯罪嫌疑人。王某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向丙县公安局作书面报告
    • D、丁县公安局民警赵某在戊县依法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嫌疑人受伤。赵某可以选择向戊县公安局报告或者向丁县公安局报告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甲县某公安派出所所长张某和民警小李一起到乙县抓捕王某,在实施抓捕时,王某持枪向两人射击,张某和小李未警告直接开枪击毙王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和小李在开枪前应当先行警告
    • B、张某和小李开枪符合法定情形
    • C、乙县公安局接到击毙王某的报告后,应当及时通知乙县人民检察院
    • D、张某和小李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甲县公安局书面汇报

    正确答案:B,C,D

  • 第9题:

    某县公安局接到有关陈某、刘某合伙拐卖妇女的报案,依法对报案材料进行立案前审查。县公安局决定立案的条件是()。

    • A、报案人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 B、有明确的犯罪嫌疑人
    • C、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 D、案件事实已基本查清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判断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会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构成结果加重犯?(  )
    A

    甲为抢劫张某的提包,将张某扎成重伤

    B

    乙强奸赵某后怕赵某报案,将赵某杀死

    C

    丙在绑架李某的过程中,用透明胶粘住了李某的口鼻,致使李某死亡

    D

    民警丁在询问被告人王某的过程中,对王某刑讯逼供,致使王某死亡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B两项,《刑法》第263条规定,为实施抢劫致人重伤的,属于抢劫罪的结果加重犯;强奸后又杀害被害人的,按照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不属于强奸罪的结果加重犯。
    C项,《刑法》第239条第2款规定,绑架过程中致人死亡的,属于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
    D项,《刑法》第247条规定,刑讯逼供致使被告人死亡的,按照故意杀人罪定罪从重处罚,不属于刑讯逼供罪的结果加重犯。

  • 第12题:

    问答题
    王某(男)与李某(女)恋爱,但李某之父反对。王某欲杀死李父以解心头之恨。某日晚,王某携菜刀闯入李家,因李父奋力反抗,王某未能得逞,只将李父胳膊砍伤,后仓惶逃跑。李父次日即到县公安局报案。县公安局受理后认为李父只受了皮外伤,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决定不予立案,仅对王某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了处理。李父不服,又到县人民检察院控告。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县公安局不立案的理由成立,表示同意公安局的决定。李父由于悲愤过度,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死亡。李父死后,其妻谭某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王某持刀杀人行为的刑事责任,同时提供了有关的证人证言。如果县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能否对此案进行调解结案?

    正确答案: 县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不能对此案进行调解结案,只能依法做出判决或裁定。依《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对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人民法院不适用调解。本案即属于此类案件。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本案时,不能调解结案,只能依法做出判决或裁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情形中,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 )。

    A.某县公安局认定王某殴打孙某致轻微伤,决定对王某处以拘留15天的行政处罚。王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过审查,认定孙某辨认错误,不是王某而是刘某殴打了孙某,撤销了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刘某欲起诉

    B.甲、乙为邻居,甲向当地规划部门申请建房,获得许可,但乙认为甲建房之后将影响其房屋的采光权,乙欲起诉

    C.甲把乙打伤,乙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县公安机关作出对甲拘留7天的处罚决定,甲认为处罚过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市公安局经过复议,撤销了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乙欲起诉

    D.张的自行车被盗,怀疑是李所为,遂举报,某县公安局对李作出治安拘留15天的处罚决定,后来发现错误,决定撤销该处罚决定,张不服,欲起诉


    正确答案:ABCD
    ACD三项均属于对行政处罚行为不服,法院应当受理诉讼。B项中公民对影响其相邻权的行政行为不服,属于行政诉讼范围。

  • 第14题:

    ①赵某接到报案去勘察现场②张某上街买菜

    ③王某截住一辆汽车④李某去接张某出院

    ⑤李某酒后驾车撞一行人


    正确答案:A
    本题描述的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根据④和⑤判断李某酒后驾车撞的行人是张某,结合选项分析②-⑤作为事件起因更符合逻辑,而④应该是整个事件的逻辑终点,故选择A。

  • 第15题:

    李某因涉嫌抢劫被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聘请的律师刘某要求会见李某,因李某的同伙王某在逃,县公安局认为侦查过程需要保密,便以此为由不批准律师刘某会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1998年12月25日,乙县公安局接到报案,报案人王某称:李某联系一辆汽车,预购买报案人(货主)收购的价值1万余元的羽毛,并由该车运往外省。车行至某地时,司机以车坏不能开为由,令货主将羽毛卸下,并在某旅馆住宿。货主次日醒来,发现价值1万余元的货物不翼而飞,买主李某及司机也不知去向。 乙县公安局在未找到李某的情况下,按车牌号找到了该车车主万某。 1998年1月10日,乙县公安局以涉嫌结伙盗窃为由,作出1998年第19号收容审查决定,将万某收容审查,同时扣押万某的汽车及随身携带的4500元人民币。1998年2月5日,乙县公安局又以追缴赔款为由索取了万某家属人民币4000元,并将万某解除收容审查,但货车仍然扣押。 万某不服乙县公安局对其作出的收容审查和扣押财产的决定,于1998年2月15日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甲县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通知乙县公安局应诉,乙县公安局认为甲县法院受理此案系超越管辖权,提出管辖权异议 甲县人民法院对此案是否有管辖权?


    正确答案:乙县公安局基于同一事实,对万某作出限制人身自由和扣押财产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万某对这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其所在的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甲县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起的这两个诉求可以一并管辖,理由如下:
    首先,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一并管辖并不违背行政诉讼法的有关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个事实对同一当事人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和扣押财产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从形式上看,收容审查与扣押财产是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但实际上,它们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辅助措施,收容审查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扣押财产的合法性,扣押财产的行为与收容审查是直接相关的,收容审查之诉是主诉,主诉适用特殊地域管辖的规定,从诉也相应的适用行政诉讼的特殊地域规定。
    其次,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一并管辖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管辖的立法精神。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7条的规定,行政诉讼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法》第18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由被告所在地或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有关一般地域管辖的特殊规定,其立法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这样的规定是为了贯彻“两便”原则,保护当事人的权益。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对同一当事人作出限制人身自由和扣押财产的两个具体行政行为,如果当事人对这两个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原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原告所在地法院对这两个诉求一并管辖,体现了“两便”原则。

  • 第17题:

    李某涉嫌诈骗罪被甲县公安局立案侦查,李某以该案侦查人员王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为由,提出回避申请。王某的回避由甲县公安局长决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甲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长王某带领侦查员在乙县抓捕杀人逃犯朱某时,遇到朱某开枪拒捕,开枪将朱某击伤。关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应当立即对朱某采取临时救治措施
    • B、王某应当立即向乙县公安局或者甲县公安局报告
    • C、乙县公安局或者甲县公安局应当及时勘验、调查,并及时通知乙县人民检察院
    • D、乙县公安局或者甲县公安局应当将朱某受伤情况及时通知其家属或者所在单位

    正确答案:A,B,C,D

  • 第19题:

    3月1日,甲县公安局乙派出所接到王某报警称自己被邻居张某打成轻微伤,当日乙派出所受理此案。下列关于乙派出所办案期限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案应于3月31日之前作出处理
    • B、如案情重大、复杂的,经甲县公安局批准,可以延长30日
    • C、张某3月2日逃跑,时至6月10日被乙派出所查获,乙派出所不能对张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正确答案:A,B

  • 第20题:

    李某与王某因宅基地一事发生纠纷,李某将王某建房所用的20余块红砖损毁,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公安机关进行了调解处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张某出资40%,王某和李某各出资30%设立了甲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王某拟将自己持有的15%的股份转让给李某,其余15%的股份转让给乙公司,某律师为王某提供的下列法律意见正确的是:()

    • A、王某可以自由将股份转让给李某,不须其他股东同意
    • B、王某将股份转让给乙公司,须征得张某和李某的同意
    • C、如张某不同意王某转让股份给乙公司,则张某应购买王某的股份,如张某不同意购买,则视为同意王某转让股份给乙公司
    • D、王某将股份转让给乙公司,张某和李某享有优先购买权,王某向乙公司转让股份的条件不得优于张某和李某

    正确答案:A,B,C

  • 第22题:

    单选题
    ①赵某接到报案去勘察现场    ②张某上街买菜         ③王某截住一辆汽车   ④李某去接张某出院          ⑤李某酒后驾车撞一行人
    A

    ②⑤③①④

    B

    ⑤①②③④

    C

    ⑤①③④②

    D

    ②⑤①④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王某(男)与李某(女)恋爱,但李某之父反对。王某欲杀死李父以解心头之恨。某日晚,王某携菜刀闯入李家,因李父奋力反抗,王某未能得逞,只将李父胳膊砍伤,后仓惶逃跑。李父次日即到县公安局报案。县公安局受理后认为李父只受了皮外伤,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决定不予立案,仅对王某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了处理。李父不服,又到县人民检察院控告。县人民检察院审查后认为县公安局不立案的理由成立,表示同意公安局的决定。李父由于悲愤过度,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死亡。李父死后,其妻谭某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王某持刀杀人行为的刑事责任,同时提供了有关的证人证言。被害人李父死后,其妻是否有权向县人民法院起诉?

    正确答案: 被害人李父死后,其妻谭某有权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王某的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88条规定:“对于自诉案件,被害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诉。被 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本案属于自诉案件,而被害人李父已死亡,其妻谭某作为他的近亲属可依据此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王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某县公安局对人称“破案神手”的侦察人员徐某近日的两次“出手”感到“反感”。2012年3月1日上午lO时,某县公安局管辖的居民李某到县公安局报案,称放在家中的现金2.5万元不翼而飞,并怀疑是在其邻居赵某家做木匠的外地人王某偷的。刑侦人员徐某将王某传到县公安局询问,王某矢口否认,并说了些难听的话,徐某就认为其态度不老实,“出手,’抽了王某一个耳光。王某更不服,徐某也变本加厉,拳打脚踢,还将其双手铐在暖气片上长迭5小时之九。可就在当日晚,李某的妻子从娘家返回,称“钱全存银行了,就是没有来得及说一声”。王某于次日向县公安局提出要求赔偿。县公安局赔偿王某损失后,对徐某作出记大过行政处分决定,并确定生效日期为2012年5月3日。徐某不服,认为处分太重,于2012年5月10日第二次“出手”,向县监察局递交了申诉状。请回答:徐某能否提起申诉?原因何在?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