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的问题发生年代久远,且之后没有新问题举报的线索,可采用以下哪种问题线索处置方式。()
第1题: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办理人员是被反映人近亲属、信访举报主要证人、利害关系人,或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置问题线索情形的,不得参与信访举报处置查办,应当主动()。
第2题:
问题线索处置要严格执行()制度,减少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查办工作事项知悉范围,不准私自留存、隐藏、查阅、摘抄、复制、携带相关问题线索和资料,严禁泄露信访反映人信息及信访举报处置工作相关情况。
第3题:
被反映人已离休或去世的问题线索,可采用以下哪种问题线索处置方式。()
第4题:
经过谈话函询,不能认定被反映问题存在,也无条件开展进一步工作的问题线索,可采用以下哪种问题线索处置方式。()
第5题:
对群众举报反映的问题,性质严重、内容具体、线索清楚的,要认真调查核实和处理。实名举报的,采取适当方式向()。
第6题:
对哪些重要信访举报件,应及时研究,优先办理()。
第7题: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处置办理人员存在以下情形的(),不得参与信访举报处置查办,应当主动申请回避;被反映人、反映人及其他有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第8题:
保密
管理
人事
安全
第9题:
协同配合
申请回避
积极参与
告知被反映人
第10题:
第11题:
信访件来源
领导批示内容
被信访反映人信息
信访反映人信息
第12题:
经过核查未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的
经过谈话函询,不能认定被反映问题存在,也无条件开展进一步工作的
虽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不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已建议有关党组织或机构作出恰当处理的
反映的问题发生年代久远,且之后没有新问题举报的
第13题:
信访举报件的处置办理结果,要逐级报领导审核。审核权限原则上按照()确定。未经审核通过的,不允许作办结处理。
第14题:
反映的问题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可查性,对照党纪政纪条规,判断其可能构成违纪的线索。可采用以下哪种问题线索处置方式。()
第15题:
反映的问题具有一般性,查清了只能给予轻处分或批评教育,或者反映问题不实而给予澄清的;反映问题笼统,多为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测,难以查证核实的线索。可采用以下哪种问题线索处置方式。()
第16题:
反映的问题失实或无可能开展核查工作的线索。可采用以下哪种问题线索处置方式。()
第17题:
总行纪委、监察部直接办理(自办)的信访件,包括()。
第18题:
同一问题举报线索涉及多人的,在填报《纪检监察机关反映问题线索处置情况统计表》时,按()件统计。
第19题:
以下问题线索,哪种可以采取暂存的处置方式办理()。
第20题:
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分类处置建议的审批要求
被信访反映人职等
信访举报问题线索承办级别
第21题:
对没有具体事实的,可不予臵理
对反映情节轻微的一般问题,可将所反映问题摘抄给被举报人,责成其作出检讨或说明
对有具体线索的重要问题,先进行初步核实,再作处理
利用匿名举报进行诬告陷害的,要按党纪国法严肃追究诬告者的责任
第22题:
反映总行管理的机构或人员的信访举报件
虽不属总行管理的机构或人员,但反映问题性质严重且线索清晰的信访举报件
问题可信程度较低、线索不明、无实质性内容的信访举报件
其他应由总行纪委、监察部直接办理的信访举报件
第23题:
是被反映人近亲属
信访举报主要证人
信访举报利害关系人
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置问题线索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