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句话与下列哪句话含义相同。()
第1题:
《论语•为政》篇说:“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略
第2题:
“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这是谁对《诗经》的评价?
第3题: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第4题: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第5题: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第6题:
翻译下面句子: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第7题:
以下哪句话不是《毛氏大序》中的表达?()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第10题:
不逾矩
谨而信
不贰过
思无邪
第11题: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可以兴、观、群、怨”
“思无邪”
“辞达而已矣”
第12题:
词三百
词曲赋
诗三百
第13题: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略
第14题: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下列选项对“思”理解正确的是()
第15题: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第16题:
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段话是说,如果一个人把《诗经》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但给他一个事情做,他却怎么也完成不好,让他出去跟人谈个话也谈不好,那么这人就算把《诗经》都背会,又有什么用处呢?这里所说的是学以致用的问题。
第17题:
下面不属于孔子教学方法的是()。
第18题: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第19题:
第20题:
“乐而不淫,衰而不伤”
“辞达而已矣”
“可以兴,观、群、怨”
“思无邪”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情思
思想
心智
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