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是直接故意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题目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是直接故意
  •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参考答案:

    (1)危害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害来源只能是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紧急避险的危害来源既可能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能是来于自然灾害,还可能是动物的侵袭或者人的生理、病理疾患等。
    (2)行为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针对第三者,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紧急避险行为的对象则必须是第三者,是合法行为对他人合法权利的损害。
    (3)行为的限制不同。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是出于必要,即使能够用其他方法避免不法侵害,也允许进行正当防卫;而紧急避险行为的实施则出于迫不得已,除了避险以外别无其他选择。
    (4)行为的限度不同。正当防卫所造成的损害、既可以小于、也可以大于不法侵害行为可能造成的损害,而紧急避险对第三者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害,则只能小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5)主体的限定不同。正当防卫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时的法定义务;紧急避险则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 第2题:

    下列行为,我国刑法没有作出规定的是? (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自救行为

    D、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答案:C

  • 第3题:

    下列属于排除犯罪事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没有社会危害性
    B.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在客观上没有造成危害
    C.正当防卫造成伤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D.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伤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排除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事由,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结果,似乎符合某些犯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并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成立犯罪的情况.因此B错误.

  • 第4题:

    关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紧急避险时只要有危险即可,不需要主观上存在正当的必须目的
    B.对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既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也可以进行紧急避险
    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与所保护的利益大小相同
    D.避险过当的,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B
    解析:
    【精解】对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可以选择进行正当防卫,也可以选择进行紧急避险,法律没有强求必须进行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必须大于所牺牲的利益,否则就构成避险过当。对于避险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故选B项。

  • 第5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正当防卫所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B

    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则往往是第三者的权益

    C

    正当防卫所面临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D

    紧急避险所面临的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危害的来源只能是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的范围,与紧急避险中的“危险”相同

    B

    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是否“正在进行”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危险是否“正在发生”的认定相同

    C

    对正当防卫中防卫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与紧急避险中避险行为“必要限度”的认定相同

    D

    若正当防卫需具有防卫意图,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直接来源于不法侵害人。紧急避险中的“危险”来源除了不法侵害人以外还包含自然力量野生动物的攻击等。
    B项,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是指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但尚未结束。紧急避险中危险“正在发生”则指危险已经发生迫在眉睫并且尚未消除
    C项,正当防卫对不法侵害人可以采取大于不法侵害的防卫强度,如《刑法》第20条第3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而紧急避险中,保护的利益一定要大于牺牲的利益
    D项,主张正当防卫具有防卫意图的,则紧急避险也须具有避险意图。

  • 第8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均不负刑事责任

    B、正当防卫保护的是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利。紧急避险只能是为保护自己或他人利益

    C、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危险可以是自然界的危险

    D、以上均错误


    答案:C

  • 第9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不负刑事责任B.正当防卫是针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紧急避险行为是对第三者实施的C.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危险只能是自然界的危险D.正当防卫保护的是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利,紧急避险只能是为保护自己或他人利益


    正确答案:B
    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是他人的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是一种危险,包括自然灾害等非人为的损害。

  • 第10题:

    (2009年真题)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了不法侵害以外的危险
    B.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C.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可以小于或者等于所保护的利益
    D.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一致


    答案:B
    解析:
    解析: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前提条件:必须有危险发生,就是出现了足以使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危险情况使合法利益面临着紧急的危险,而且必须是实际存在的正在发生的危险。(2)避险行为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只要有其他办法能避免危险,就不必采取牺牲某种利益的方法。(3)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这是避险目的正当性的条件。(4)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应是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保护的权益,而不能等于或大于所保护的权益。因此.A、C表述错误;B表述正确。
    正当防卫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因此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主体的限定不同,故D项表述错误。

  • 第11题:

    正当行为我国刑法没有规定的是()

    • A、紧急避险
    • B、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 C、自救行为
    • D、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当防卫所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者本人,
    • B、紧急避险所损害的则往往是第三者的权益
    • C、正当防卫所面临的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 D、紧急避险所面临的是“正在发生的危险”,危害的来源只能是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D

  • 第13题: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野生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能进行正当防卫,但是可以紧急避险

    B

    若利用第三人的财产来实施防卫,既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紧急避险

    C

    警察面对歹徒正在杀人既不能紧急避险,也不能正当防卫

    D

    对合法的逮捕行为,虽然不能正当防卫,但是可以紧急避险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野生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能进行正当防卫,但是可以紧急避险。若利用第三人的财产来实施防卫,可能成立紧急避险。警察面对歹徒正在杀人时不能紧急避险,但是可以正当防卫。对合法的逮捕行为,由于系合法行为,既不能正当防卫,也不能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