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购买、运输假币罪B、诈骗罪C、持有、使用假币罪D、赌博罪

题目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购买、运输假币罪
  • B、诈骗罪
  • C、持有、使用假币罪
  • D、赌博罪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C
更多“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火车到B.地。甲在”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材料,回答 36~40 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

    第 36 题 关于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甲、乙、丙三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B.甲、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C.甲、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D.甲单独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乙、丙不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


    正确答案:ACD
    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本案中:“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这说明甲和乙存在购买并出售假币的共同故意;在行为的实行上,乙主要是提供帮助,由甲实行购买井出售假币的行为,因此甲和乙构成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甲与丙虽然在购买假币方面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行为,但在出售假币方面不存在犯意的联络,也就是在出售假币方面不存在共同的故意。因此只有B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都是错误的。所以选ACD三项。

  • 第2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86-88问题:
    关于挪用公司5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唆使乙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B.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C.甲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D.乙明知甲欲从事营利活动,却仍然挪用5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

    答案:B,C,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本案中,甲唆使乙挪用公款,应与乙就挪用公款成立共犯。因此,A项正确,B项显然与题干事实不符,错误。C项结论虽正确,但前提不能推导出结论,应属错误。D项也与题干不合,并非是营利活动,而是非法活动。

  • 第3题:

    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 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50万元假币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50万元假币抵 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 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人丁工 作的储蓄所。关于甲、乙、丙、丁的行为:( )
    A.甲、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
    B.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C.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 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B,D
    解析:
    A、B、D
    考点:假币犯罪、挪用公款罪的数罪并罚
    讲解:本题中甲和乙的行为都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所以A项正确,当选;丙构 成挪用公款罪和购买假币罪,挪用公款后进行非法活动的,应数罪并罚。此外,购买假币后 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无需数罪并罚,所以,B项正确,当选。丁明知是 贩毒所得,仍帮丙转账,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处罚,所以D 项当选。

  • 第4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86-88问题:
    关于乙的全部犯罪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乙应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B.对乙应以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出售、购买假币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C.对乙应在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D.对乙应以贪污罪、受贿罪论处,实行数罪并罚

    答案:B,C,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2款规定,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由前面的问题判断出乙犯有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应依法实行数罪并罚。只有A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是错误的。故选BCD三项。

  • 第5题: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 A、购买、运输假币罪
    • B、诈骗罪
    • C、持有、使用假币罪
    • D、赌博罪

    正确答案:A,C

  • 第6题:

    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 A、购买、运输假币罪
    • B、诈骗罪
    • C、持有、使用假币罪
    • D、赌博罪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 A、购买、运输假币罪;
    • B、诈骗罪;
    • C、持有、使用假币罪
    • D、赌博罪

    正确答案:A,C

  • 第8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待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甲是否与乙就挪用公司5万元中成立共同犯罪?(1分)理由是什么?(1分)


    正确答案:不成立。因为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行为。

  • 第9题:

    张某从甲地购得面值1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乙地。张某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张某处以罚款,张某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张某的行为构成()。

    • A、持有、使用假币罪
    • B、诈骗罪
    • C、赌博罪
    • D、购买、运输假币罪

    正确答案:A,D

  • 第10题:

    居住在A地的甲伪造了大量假币运输到B地出售,构成伪造货币罪、运输假币罪、出售假币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甲让不知实情的乙从A地代为运输假币20万元到B地。乙的行为构成运输假币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2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币被公安人员抓获。 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问题。 关于挪用公司5万元的行为,下列哪(一)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甲唆使乙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 B、甲没有指使、参与策划挪用公司5万元,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不成立共同犯罪
    • C、甲明知是挪用的款项而使用,故甲与乙就挪用行为成立共同犯罪
    • D、乙明知甲欲从事营利活动,却仍然挪用5万元,故即使没有超过3个月也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C,D

  • 第13题:

    第 68 题 甲在某地购买了面额共计300万元的假币带回。以3折价格卖给乙60万元,到商场购物用去10万元的假币,与他人按照外汇牌价兑换得2万美元。后来甲发现自己买回的假币中间夹着相当一部分白纸,没有任何图案,于是甲便在该白纸外面裹了一层假币,找到丙谎称是30万元假币,以2折的价格卖给丙。丙买回后才发现假币中间大都是白纸.根本无法冒用,方知上当。丙还是想方设法将该笔假币转卖给丁,丁不知有诈。公安人员在甲继续出售假币时将甲抓获,根据甲的交代并在甲的带领下,公安机关将伪造货币的戊抓获归案。在戊的住处公安人员搜查出了面值共计1500万元还没有来得及出售的假币。审问中戊主动交代了另8起出售假币的犯罪事实,另外还主动交待了曾经在2年前盗窃笔记本电脑4部的事实,在6年前诈骗3000元的事实。关于甲,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对甲应当以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定罪和诈骗罪定罪处罚

    B.对甲应当以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使用假币罪、诈骗罪数罪并罚

    C.对甲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对甲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D
    甲有购买、运输、出售、使用假币四种行为,购买、运输、出售三种行为构成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因此,甲使用假币的行为被购买假币罪所吸收,只定购买假币罪。另外,甲将白纸外面裹了一层假币,冒充假币卖给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对于甲所犯之罪,应当以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选项A正确,B项错误。由于甲被抓获后,带领公安机关将伪造货币的戊抓获归案,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68条之规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选项D正确,C项错误。故A、D项正确。

  • 第14题:

    甲从乙处借6万元从李四处购买了面值为50万元的假币。甲因为假币没有卖出无法归还乙的欠款。乙提出甲用50万元假币偿还6万元债务。甲同意,给乙50万元假币抵债。之后某国家机关会计丙挪用公款8万元从乙手中购买40万元假币。丙用假币购买毒品贩卖获利28万元。丙安排好友丁从贩毒分子张三手中取回贩卖毒品获利的28万元存人丁工作的储蓄所。关于甲、乙、丙、丁的行为:( )
    A.曱、乙均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
    B.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C.丙构成挪用公款罪、购买假币罪、贩卖毒品罪、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D. 丁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B,D
    解析:
    A、B、D
    考点:假币犯罪、挪用公款罪的数罪并罚
    讲解:本题中甲和乙的行为都成立购买、出售假币罪,所以A项正确,当选;丙构成挪用公款罪和购买假币罪,挪用公款后进行非法活动的,应数罪并罚。此外,购买假币后 使用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无需数罪并罚,所以,B项正确,当选。丁明知是贩毒所得,仍帮丙转账,构成转移毒赃罪和洗钱罪的想象竞合犯,应择一重处罚,所以D项当选。

  • 第15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86-88问题:
    关于乙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答案:B,C,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挪用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贪污罪处罚。所以,A项正确,其余各项均错误。

  • 第16题:

    甲将5万元假币从A地带往B地销售,甲刚到B地发现有民警盘查,随即点火烧毁携带的假币,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运输假币罪中止
    • B、构成运输假币罪未遂
    • C、构成运输假币罪既遂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待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本案中构成出售、购买假币罪共犯的有哪些人?(2分)


    正确答案:甲、乙二人

  • 第18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待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乙全部犯罪行为涉嫌哪些罪名?(2分)


    正确答案: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出售、购买假币罪。

  • 第19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待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甲出售、购买假币与使用假币的行为如何定性?(2分)


    正确答案:构成出售、购买假币罪,使用假币罪被吸收。

  • 第20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待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乙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构成何罪?(2分)


    正确答案:贪污罪。

  • 第21题:

    甲将5万元假币从A地带往B地,刚到B地便发现有民警盘查,随即点火烧毁携带的假币。甲的行为()。

    • A、构成运输假币罪(中止)
    • B、构成运输假币罪(未遂)
    • C、构成运输假币罪(既遂)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B地。甲在火车餐车上购买价值210元的饭菜时用假币支付,被餐车工作人员发现,甲的行为构成()

    • A、购买、运输假币罪
    • B、诈骗罪
    • C、持有、使用假币罪
    •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可能构成下列哪些罪?()

    • A、购买、运输假币罪
    • B、诈骗罪
    • C、持有、使用假币罪
    • D、赌博罪

    正确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