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是校田径队的主力队员,但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在班会上请他向全班同学讲解田径比赛的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以此为例,讨论如何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这促进该生思想发生了转变。这种做法体现了德育的()。
第1题:
A、某校规定低年级学生不得到室外上活动课
B、校礼堂年久失修,但校方长期不予维护
C、某校邀请交警来给学生上交通安全课
D、老师让在课间追逐打闹的学生到操场罚站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某校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主动退学。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未经家长同意,便辍学回家。 问题: (1)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 (2)请加以分析并谈谈赵老师应该怎么做?
第5题:
某校高中班主任胡老师发现学生黄某在课堂上玩手机后,当即将手机收过来,放在讲台前砸烂,然后丢进了垃圾桶。作为老师,下列行为不当的是()。
第6题:
初二(5)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第9题:
疏导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第10题:
保护学生安全
关心学生健康
纵容学生错误
维护学生权益
第11题:
第12题:
错误,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错误,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度
正确,这是在纠正学生的错误
正确,有利于维护课堂纪律
第13题:
某中学女教师杨某因为学生陈某在课堂上不遵守课堂纪律,在事后指使其他班级学生对陈某进行殴打,致使陈某受轻伤,在学校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学校将杨某辞退。判断对错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同一班级里接受同一老师的教育,但学生的心理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这说明人的心理是先天的。
第17题:
某学生是校篮球队的主力队员,但不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在班会上请他向全班同学讲解篮球竞赛规则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以此为例,讨论如何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促进该生发生了转变。这种做法体现了德育的()。
第18题:
学生李某从小父母离异,跟着年老多病的祖父生活,祖父对他管教不严,他经常和社会上的一些无业青年混在一起,打架斗殴。父亲偶尔回家,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在学校,他破坏课堂纪律,拖欠作业,完不成学习任务,还欺负小同学,全班同学都看不起他、疏远他,但他喜欢运动,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队员。简析李某不良品德行为形成的原因。
第19题:
人际纪律阶段
自我服务阶段
自我约束阶段
相互协同阶段
第20题:
第21题:
甲是象棋社社员,且甲是篮球队队员,则甲是高二(3)班学生
乙是象棋社社员,且乙不是篮球队队员,则乙不是高二(3)班学生
丙不是象棋社社员,且丙不是篮球队队员,则丙不是高二(3)班学生
丁是高二(3)班学生,且丁是篮球队队员,则丁是象棋社社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该校学生作业与其他学校相比确实不多。
学校老师觉得作业布置得少,但学生仍然觉得很多。
老师虽没布置多少书面作业,但作业的要求使得学生必须报班补习。
学生压力大是普遍的社会问题,不是该校老师减少作业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