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中,如:“聆听不同题材、风格的《沂蒙山小调》,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形态,进而喜爱祖国的民间音乐艺术”,这种音乐目标的表述方式属于()。
第1题:
( )主要指心理辅导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念和生活体验等,即以自己的真实感情、人格来感染学生,消除学生的心理阻抗。
A、共感性训练
B、倾听与非言语交流训练
C、自我开示训练
D、适当反馈的训练
第2题:
教师帮助学生体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主要靠( ) A.发挥口语优势,进行生动阐述 B.利用体态语言营造相应氛围,感染学生 C.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自己体验 D.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实际体验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上,通过学生自己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进行教学的方法称作()。
自述法
略
第6题: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够克制并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
第7题:
在个别心理辅导时,理解的原则是指()
第8题:
学生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中,如:“聆听不同题材、风格的《沂蒙山小调》,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和形态,进而喜爱祖国的民间音乐艺术”,这种音乐目标的表述方式属于()。
第9题:
“尊重学生”包括()。
第10题:
结果性目标方式
诊断性目标方式
操作性目标方式
体验性目标方式
第11题:
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让学生获得种种体验
可以减缓和治疗某些疾病
可以发泄不好的情绪
第12题:
增加学生体验挫折,困难,不适的机会,增加经验
增加“逆商”体验,体验从不适中获益的经验
尽量避免学生犯错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剧,模拟各种挫折,困难情景,使学生体验
第13题:
不要把生命教育看成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师要启发学生,让学生在自主体验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学生能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感悟和体验的话题便于学生生成。
A对
B错
第17题:
班级辅导中教师要认真()学生的心声,放下自己的(),设身处地去感受学生的(),理解学生各种行为表现的()。
第18题:
如何能增加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第19题:
学生主要通过教师的道德表现出来的()的体验,从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20题:
“进化论”活动的目的是()。
第21题:
防止学生产生消极的或否定的纪律体验
不能让学生形成表面遵守纪律的态度
将成绩好的学生安排在教室中间靠前的位置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第22题:
能设身处地地感受来访学生的内心体验,深入了解他的行为动机
辅导老师对来访学生信任,尊重
辅导老师对学生提供的信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
辅导老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