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有()。
第5题:
下列对于诸葛亮《出师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第6题: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第7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耳”、“鄙”等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句中,“耳”用的是它的()义;至于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鄙”字用的是它的()义。
第8题:
第9题:
属予作文以记之以:连词,表示目的,意思是来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以:介词,意思是因为
咨臣以当世之事以:介词,意思是以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以:介词,意思是凭借
第10题: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积极建功立业,视死如归的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于是作了)
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学有专长的专家)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卑鄙:低微而鄙俗)
第11题:
第12题:
单纯词,复合词
单纯词,单纯词
复合词,单纯词连用
单纯词连用,偏义复词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第16题: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文言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第17题:
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与“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两句中,“卑鄙”和“缓急”属于()。
第18题: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第19题:
从造字结构分析“耳”、“鄙”等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句中,“耳”用的是它的();至于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中,“鄙”字用的是它的()。
第20题:
第21题:
“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重点在“入”不在“出”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卑鄙:卑,地位低下;鄙,见识浅陋
“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勉:勉强
“是儿最叵信者。”叵:不可,合音词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丈人,妻子的父亲
第22题:
表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格品质
是蜀后主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准备北伐前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卑鄙”是谦虚说自己的品质低下
文中的“先汉”是指西汉,“后汉”是指东汉
第23题: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
第24题: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甘露时雨,不私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