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内容,孔子主张以()和()为核心,提倡()、()、()。
第1题:
孔子的法律思想以“人治”为核心。()
第2题:
孔子的思想以“和”为核心。
第3题: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第4题:
以“仁”为核心,主张通过关心,爱护和重视人来实施有效的管理的是()。
第5题:
先秦诸子中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修养的思想家是()。
第6题:
清中叶,出现了沈德潜倡导的“()”和袁枚提倡的“()”。前者主张从格调上学习古人,后者主张作诗要直抒胸臆,以“性情”为本。
第7题:
提倡以"三纲五常"为道德教育内容核心,将教化作为实现仁政德治手段的教育家是()。
第8题:
第9题:
孔子
庄子
荀子
老子
第10题:
周公
孔子
墨子
孟子
第11题:
孟子
孔子
韩非子
荀子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孔子的核心政治主张是:还政与臣,尊臣抑君。
第15题:
根据下面材料,简要分析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
第16题:
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家是()。
第17题:
“为国以礼”、“为政以德”是()提出的治国主张。
第18题:
关于教育对象,孔子提倡()。
第19题:
《易》
《书》
《诗》
《礼》、《乐》、《春秋》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孔子
孟子
王守仁
董仲舒
第23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