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之后,学生虽然提供了正确答案,但提供的答案不够深入,或者不够详细,或者不够规范时,适宜的理答方式是()。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用到学生前面提供的正确结论,或者教师对学生提供的正确答案做进一步的发挥。这种理答方式称为()
第3题:
张老师在学生开展活动前,为学生提供了用于评价学生活动的量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4题: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提供学习指导时,教师无论如何都不能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第5题: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第6题: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例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可能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第7题:
在初读课文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读完之后将参考答案与自己的思考进行对照。从教育技术的角度考虑,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体现了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第8题:
暗示学生回答错误,让学生坐下
批评学生回答错误,让其他同学回答
夸奖学生有发散思维,但答案不对,给出正确答案
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9题:
探究
提示
延伸
转引
第10题:
提供或缩小学生的思考范围
教师引出部分答案
指明思考的方向
提供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旧知识
第11题:
对儿童的答案进行补充
找出其答案的合理性
换个方法提问,引导幼儿得到答案
指出其答案中的错误
第12题:
对于学生开展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先给答案再出题,这种做法不合常规
公开透明,有利于学生自评
标准统一,有利于教师评价
第13题:
第14题:
教师将课上要提的问题呈现在PPT上,让学生回答,并随后展示答案,属于哪种教与学的活动()。
第15题:
当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没有固定的答案的时候,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应该是()
第16题:
对于教师的提问回答不正确的幼儿,教师应该()
第17题:
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第18题:
采用提示理答方式,提示的方法大致有()。
第19题:
关于生命伦理学的职能,正确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提示
转引
延伸
回问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儿童的答案进行补充
找出其答案的合理性
换个方法提问,引导幼儿得到答案
指出其答案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