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教育与新课程相结合的根本总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起辅助作用
第1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
第2题:
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电化教育的形成与发展和电化教育技术的全面发展。
第3题:
有关南国农教授在80年代中期对电化教育的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第4题:
既能起定位作用,又能起其定位刚性作用的支承,就是()。
第5题:
电化教育与新课程相结合的根本总之就是对学生的发展起辅助作用
第6题: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针对()而提出的教学规律。
第7题: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第8题:
以下对教学过程基本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教材相适应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学生身体
B、学生心理
C、脑的发展
D、学生身心
第14题:
学生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道德修养水平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
第15题:
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与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的关系是由()原则要求的。
第16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
第17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体育学习评价方式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第18题:
“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是()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第19题: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原则有()。
第20题:
为了保证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新课程方案将实行()管理。同时,高中将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第21题: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
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电化教育简单说,就是指利用现代化的声、光、电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该定义强调电化教育需要的是设备即教学硬件。
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
该定义回答了当时对电化教育的属性是姓电还是姓教的问题,明确提出电化教育要以教育理论与心理学原理为指导。
第24题:
教学的概念
学生身心发展
教学任务
师生的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