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到佛像就马上磕头,看到怨恨的敌人就咬牙切齿,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第1题:
有些人办事情失败了,就对别人发脾气,这种做法合理吗?为什么?
第2题:
人生的道路固然难以一帆风顺,固然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只要有坚定的(),就总会看到希望,看到曙光。
第3题:
打过针的孩子一看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与这种情绪相联系的心理现象是()。
第4题:
有些人受了菩萨戒以后,看到某众生特别恶劣就生起厌离心,发誓今后决不度这个众生,这属于什么样的发心?其后果如何?为什么?
第5题:
有些居士学佛,家里非常反对,经常砸佛像、烧经书。这些居士就认为自己发了菩提心,不能让众生依靠自己造罪,所以只好放弃学佛。这种做法对吗?你遇到这种情况时会怎么办?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有些居士看到家里有白蚁,自己不能杀生,就花钱请别人杀,这会触犯根本戒吗?此举与他自己杀有什么不同?
第14题:
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行为受到抑制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这是()在发生作用。
第15题:
对佛像不敬,就遭生病或其他不好的果报,有的人说是护法对他的惩罚。是真的吗?
第16题:
有些人认为自己修行境界很高,成天跟别人讲自己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还能知道别人的心思,这些就真的了不起吗?为什么?
第17题:
某试验人员在对料场土工织物在取样时,在延土工织物横向剪取了6块试件,就送试验室进行试验了,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第18题:
直接强化
间接强化
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