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将来都要接受神的审判。审判的结果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宪法规定,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是什么?审判机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我国宪法第132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 第2题:

    对下列人员,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A.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

    B.犯罪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审判时已经结束妊娠

    C.审判时候71周岁的人

    D.犯罪的时候76周岁的人,使用特别残忍手段杀害被害人


    参考答案:BCD

  • 第3题:

    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的人民法审判。

    A.受理

    B.立案

    C.接受

    D.侦查


    参考答案:A

  • 第4题:

    《刑法》第49条规定:_____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______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______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____的除外。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A:犯罪——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B:审判——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C:审判——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D:犯罪——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答案:D
    解析:
    【考点】死刑的适用【详解】《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该条对死刑适用对象作出限制,即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即使其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也不能适用死刑。对于怀孕的妇女,无论是羁押期间还是受审期间,都不应当为了要判处死刑而对其进行人T流产;已经人工流产甚至自然流产的,仍应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能适用死刑。另外《刑法修正案(八)》增加了一类限制适用死刑的对象,即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为了防止这一条款被滥用,该条款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情形予以排除。本题直接考查法条,正确答案为D。

  • 第5题:

    司法审判权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司法审判权由欧洲法院行使,其职责主要是对不履行条约义务的成员国的诉讼进行审理,其中包括由于违反共同体的基础条约及其附件、欧盟机构颁布的各类法规以及欧盟同第三方(国家或国际组织)签订的条约而发生的诉讼。根据基本条约规定,欧洲法院行使司法权的前提是先要有委员会或某成员国提起,如果是由委员会提起的诉讼,那就要首先经过行政阶段,然后才可进入司法阶段的审理。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有关成员国拒不依照委员会的意见纠正违法行为,那么委员会就可将此案提交欧洲法院审理,由此按程序进入司法阶段。欧洲法院的判决与国内法院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无权在判决中责令该成员国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由成员国提起的诉讼则与委员会提起的诉讼在程序上是不同的。

  • 第6题:

    外交代表如触犯接受国的刑律,接受国()。

    • A、不得对其起诉和审判
    • B、可以对其起诉和审判
    • C、可以对其起诉和审判,但应通知派遣国
    • D、不得对其起诉和审判,除非外交代表本人自愿放弃刑事管辖豁免权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服务,我们都先要考虑,对方是不是可以接受,当你知道如何让服务对象更舒服,你的服务就是最好的服务。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人民法院审结的案件,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绝大多数都是正确、公正、合法的。但是,也有少数案件,由于社会生活和案情的复杂性,有些办案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不高,对政策法律的理解不当,思想作风不正,还有极个别的审判人员,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枉法裁制,致使一些判决裁定、调解协议虽已发生法律效力,甚至已经执行完毕,但确有错误,实属错案,如不设置审判监督程序,予以补救、有错必纠的法制原则就不能贯彻,社会主义法律的尊严、人民法院的威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维护,所以,审判监督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 第9题:

    我国刑法规定()的人不能适用死刑。

    • A、审判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 B、犯罪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 C、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 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正确答案:A,D

  • 第10题:

    某地方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某已生效的一审判决提起抗诉,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决定由某院对该案进行再审。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
    • B、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二审程序进行审判
    • C、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与提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是同级
    • D、人民法院应当在6个月内审结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民事诉讼中,在处理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关系时需要特别予以考虑的民事审判的特征是 ( )
    A

    民事审判权对象的特定性

    B

    民事审判权结果的权威性

    C

    民事审判权运行的程序性

    D

    民事审判权过程的亲历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外交代表如触犯接受国的刑律,接受国()。
    A

    不得对其起诉和审判

    B

    可以对其起诉和审判

    C

    可以对其起诉和审判,但应通知派遣国

    D

    不得对其起诉和审判,除非外交代表本人自愿放弃刑事管辖豁免权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回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的审判人员,只要当事人要求回避则应当回避

    B.审判人员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员离任2年后,担任原任职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

    C.审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离任2年后,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许

    D.凡是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审判人员,不得再参与该案其他程序的审判


    正确答案:A
    依据2000年1月31日新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的第3条、第4条的规定,BCD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报销费用的审判人员,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A表述的太过绝对。

  • 第14题:

    下列关于回避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A.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务、其他利益的审判人员,只要当事人要求回避则应当回避

    B.申请人对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复议期间应停止本案的审理

    C.人民法院应在申请提出的5日内作出决定

    D.审判长为院长时,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其是否回避;审判长非为院长时,由院长决定其是否回避;其他审判员是否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正确答案:ABCD
    ABC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
    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审判人员有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报销费用等行为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A表述过于绝对。

  • 第15题:

    《刑法》第49条规定:——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的除外。下列哪一选项与题干空格内容相匹配?( )(2012年)

    A.犯罪——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B.审判——审判——犯罪——故意犯罪致人死亡
    C.审判——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D.犯罪——审判——审判——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死刑适用的刑法规定。 《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该条规定意味着,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中国刑法对下列特定人群不适用死刑,包括死缓:
    (1)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得适用死刑。(2)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得适用死刑。“审判时”应扩大解释到包括羁押期间;“怀孕的妇女”应扩大解释到包括流产。(3)对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故意)致人死亡的除外。

  • 第16题:

    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总结审判经验,
    2.讨论重大疑难案件,
    3.讨论其他和审判工作有关的问题。

  • 第17题: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合议制度
    (2)回避制度
    (3)公开审批制度
    (4)两审终审制度
    (5)陪审制度

  • 第18题:

    对下列人员,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A、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
    • B、犯罪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审判时已经结束妊娠
    • C、审判时候71周岁的人
    • D、犯罪的时候76周岁的人,使用特别残忍手段杀害被害人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神判是一种公平的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是()

    •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 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正确答案:A,B

  • 第21题:

    甲涉嫌犯罪被逮捕、起诉,一审判决有罪,二审判决无罪。甲要求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是()。

    • A、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和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
    • B、作出一审判决的人民法院
    • C、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
    • D、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和作出二审判决的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举例说明媒体报道可能对司法审判产生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新闻报道可能让人们在了解法律证据辩护意见之前就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媒体对犯罪事件进行详细、动态的报道,尤其是以图片或录像方式播放犯罪现场,受害者及其家庭所遭受的打击,播放警察破案的思路,找到嫌疑人并戴上手铐拘捕的场景等,使很多人已经形成该人有罪的印象,即产生首因效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薪酬结构,都要反映不同岗位之间在薪酬结构中的差距,为此要确定若干岗位等级作为岗位评价的依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