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通过广泛参与以及在众多备选的计划和方案中作出选择,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政治和技术过程。公共政策具有导向型、调控性、分配性等功能,其中最能体现公共政策本质特征的是:()。
第1题:
A.评估主体
B.评估标准
C.评估目标
D.评估客体
第2题:
第3题: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那些途径去影响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第4题:
公共政策是以维护政府利益为目标的。
第5题:
在公民参与执行计划中,公共政策执行的首要环节是()。
第6题:
公共政策主体中,()是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统一。
第7题:
各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公共事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等,对企业营销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以()为主要手段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第8题:
下列中国公共政策的未来走向的正确判断是()
第9题: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为确保社会朝着政治系统所确定、承诺的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广泛参与的和连续的抉择以及具体实施产生效果的途径,利用公共资源达到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平衡、协调社会公众利益目的的公共管理活动过程。 下列不符合这一定义的是( )。
第10题: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分配功能
政治功能
第11题: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
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公共政策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
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12题:
公共政策的实质是政府或社会公共权威机构为有效管理社会、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和调节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
所谓“公共政策”,是政府在社会保障和其他一些社会事务方面的行动
公共政策决策中的价值选择一方面受社会主导价值倾向的左右.但同时也受各种社会群体利益和态度,以及社会舆论等方面的影响
各国政府比较重要的政策类别有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国防政策和外交政策等几大类。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政策
第13题:
下列中国公共政策的未来走向的正确判断是
A.公共政策将完全由公民参与决定
B.公共政策的政府执行力会有所弱化
C.公共政策制定和评估上更趁经验化与领导个人化
D.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公平和公正
第14题:
第15题: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
第16题:
政策科学在宏观层次上,是以国家的一部分、国家以及超国家的公共政策为研究重点。
第17题:
公共政策主体的特性有()
第18题:
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公共政策主要是由()。
第19题:
最广泛的公共政策主体是()
第20题: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和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途径有()。
第21题: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机构通过广泛参与以及在众多备选的计划和方案中作出选择,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调整社会利益关系的政治和技术过程。它具有()等特点。
第22题:
组织
个人
组织或个人
组织或机构
第23题:
网络
公共关系
公共政策
促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