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宪法的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功能有( ).

    A.直接在宪法条文中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

    B.废除宪法原有的条款或内容

    C.变动宪法中的规定

    D.增补宪法的条款或内容


    正确答案:BC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宪法修正案。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修改宪法的优点就是它不需要重新通过宪法或重新公布宪法,能够保持宪法典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从而强化宪法的权威和尊严。直接以新内容代替宪法中原有条文的做法是以决议的方式修改宪法的特征。 

  • 第2题:

    最早写入人格尊严内容的我国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答案:D
    解析:
    【精解】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平等的人的资格和权利,1982年《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是我国宪法第一次写入人格尊严的内容,故选D项。

  • 第3题:

    宪法与其他普通法律的不同特征有()。

    • A、宪法的制定
    • B、宪法的内容
    • C、宪法的效力
    • D、宪法的修改

    正确答案:A,B,C,D

  • 第4题:

    宪法与宪政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

    • A、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 B、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 C、宪法的内容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 D、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则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宪法与宪政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宪法与宪政之间关系的表述选项中哪些是恰当的?()

    • A、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 B、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 C、宪法的内容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 D、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则宪法将成为一纸空文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是人们对宪法精神与基本内容的理解、认同与情感。

    • A、宪法思想
    • B、宪法意识
    • C、宪法情感
    • D、宪法思维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日本国宪法》的内容有()。

    • A、宪法性法律文件
    • B、宪法性惯例
    • C、法律文书
    • D、法典
    • E、宪法性判例

    正确答案:A,B,C,D,E

  • 第8题:

    多选题
    宪法与宪政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
    A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

    B

    宪法是静态的宪政,宪政是动态的宪法

    C

    宪法的内容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

    D

    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离开宪政则宪法成为一纸空文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宪法的内容要素有()。
    A

    宪法规范

    B

    宪法的指导思想

    C

    宪法原则

    D

    宪法性法律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对日本《明治宪法》的内容产生强烈影响的宪法是 ( )
    A

    美国宪法

    B

    英国宪法

    C

    德国《普鲁士宪法》

    D

    法同宪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宪法序言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没有宪法序言

    B

    宪法序言是宪法正文内容的一部分

    C

    宪法序言是宪法的组成部分

    D

    宪法序言的内容没有法律效力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

    A.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答案:D
    解析:
    D项正确,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二十条规定,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 第13题:

    宪法的内容要素有()。

    • A、宪法规范
    • B、宪法的指导思想
    • C、宪法原则
    • D、宪法性法律

    正确答案:A,B,C

  • 第14题:

    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的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
    • B、1975年宪法
    • C、1978年宪法
    • D、1982年宪法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宪法关系的内容。


    正确答案:(1)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这是宪法关系的基本内核。
    (2)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这是宪法关系的基本精神。
    (3)国家权力的互相制约。这是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的重要补充。
    (4)国家权力限制公民权利。这是宪法关系的另一项内容。

  • 第16题: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宪法不同于普通法的特征?

    • A、宪法内容
    • B、宪法效力
    • C、宪法的制定
    • D、宪法的修改程序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从宪法的内容、形式等方面阐述宪法的概念。


    正确答案: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规范的内容有所不同。宪法规定的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一般性法律通常只是规定国家生活当中某一方面的原则,规范某一方面的行为,制定权限和程序要根据宪法规定。
    2、从效力上看: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作为基础。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通常需要特殊的程序;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则相对简单。
    第二,近代宪法概念特别强调“限权原则”。一是防止国家权力机构的权力相互渗透,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和规范;二是防止国家权力机关滥用权力而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保障制度。
    第三,宪法还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信仰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宪法的本质在于其反映了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具有根本性的区别。

  • 第18题:

    多选题
    宪法与其他普通法律的不同特征有()。
    A

    宪法的制定

    B

    宪法的内容

    C

    宪法的效力

    D

    宪法的修改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能够保持宪法典的稳定性和完整性,进而强化宪法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信仰和尊严的是 ( )
    A

    重新制定宪法

    B

    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增删宪法的内容

    C

    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废除宪法条文中的某些规定

    D

    以决议的方式直接在宪法条文中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从宪法的内容、形式等方面阐述宪法的概念。

    正确答案: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
    1、规范的内容有所不同。宪法规定的是一个国家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一般性法律通常只是规定国家生活当中某一方面的原则,规范某一方面的行为,制定权限和程序要根据宪法规定。
    2、从效力上看:宪法作为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法规必须以宪法作为基础。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通常需要特殊的程序;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则相对简单。
    第二,近代宪法概念特别强调“限权原则”。一是防止国家权力机构的权力相互渗透,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和规范;二是防止国家权力机关滥用权力而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及其保障制度。
    第三,宪法还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信仰的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宪法的本质在于其反映了阶级力量的对比关系,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和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具有根本性的区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
    A

    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

    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

    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正确答案: C
    解析:
    D项正确,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二十条规定,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