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便车”是指在集体行动或他人行动中,某个人借机占便宜的投机行为。
第1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第3题:
人们具有“搭便车”、“占便宜”的心理,这可能导致在公共物品上“看不见的手”的失灵,或者说市场的失灵。
第4题:
()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或机构认识社会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
第5题:
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
第6题:
公共追随者权力资源来源形式()
第7题:
集体行动争议是指由于劳动者的()而引发的集体劳动争议。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投票,选举,舆论,集体行动
选举,信访,舆论,集体行动
选举,大众传媒,信访,舆论
投票,大众传媒,舆论,集体行动
第11题:
民间的行动
社会行动
集体行动
国家行动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
A.违法行为
B.外部性
C.违纪行为
D.信息不对称
第14题:
社会工作最初发源于()。
第15题:
根据集体行动的逻辑,集团规模越大,进行集体行动的动力越大
第16题:
集体行为是指人们组织起来的集体行动。
第17题:
集体行动又称()
第18题:
社会工作最初发源于()。
第19题:
集体行动是指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为了维护劳动权利或争取劳动利益而举行的()、()或者()等行为。集体行动只是在集体谈判破裂的情况下举行。
第20题:
工作行为
集体行动
工作表现
集体合同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集群行动
大众行为
集合行为
群体行为
第23题:
违法行为
外部性
违纪行为
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