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阳之出也,常悬于前而任事;阴之出也,常悬于后而守空处,此见天之亲阳而疏阴,任德而不任刑也。
第1题:
可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A、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B、动极镇之以静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翻译:天之志,常置阴空处,稍取之以为助。故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也。
第5题:
主要说明“阴阳互根互用”的原文是:()
第6题:
董仲舒言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由此可见,董仲舒()
第7题:
可以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
第8题: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了阴阳的何种关系?
第9题:
第10题: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动极镇之以静”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第11题:
第12题: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动极镇之以以静”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盛则因并,阴胜则阳病”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第13题:
诸寒之而()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热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上述选项可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
第17题:
翻译: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流至,欲涉者,待其定也。
第18题:
下列反映“德主刑辅”的说法有()
第19题:
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第20题:
可以用阴阳互根说明的是()
第21题: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第22题:
主张以德治国少刑罚
宣扬阴阳家的学说
全盘否定了法家思想
摆脱先秦儒学影响
第23题:
寒甚生热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胜则阴病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