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更多“简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福利经济学属于()的范畴。

    • A、实证经济学
    • B、宏观经济学
    • C、规范经济学

    正确答案:C

  • 第2题:

    简述新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
    (2)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3)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内容。
    (4)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 第3题:

    简述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


    正确答案: ①第一定理:在特定的情况和条件下,竞争性经济是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在完全竞争、没有外部性、信息完全相等条件之下,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以引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②第二定理:给定适当的初始再分配,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性市场机制来实现。换言之,如果有一种资源配置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所最偏好的,那么只要政府对财富的初始禀赋进行再分配,其后竞争性的市场机制运作就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 第4题:

    福利经济学


    正确答案: 是寻求最大社会经济福利的经济理论体系,它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作为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分支,福利经济学不仅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公共选择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亦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发挥着直接的特别重要的作用。福利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有学者认为福利经济学最早起源于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改良主义者霍布森。经济学界一般将福利经济学分为新旧两派,旧派以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为代表;新派则导源于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与美国的勒纳、萨缪尔森等所倡导。

  • 第5题:

    当代经济学关于税收原则的理论主要源于().

    • A、古典福利经济学的思想
    • B、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 C、凯恩斯主义及福利经济学的思想
    • D、货币主义经济学的思想

    正确答案:C

  • 第6题: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经济福利
    • B、社会福利
    • C、全民福利
    • D、个人福利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单选题
    福利经济学的形成标志是以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写的《福利经济学》的出版。
    A

    庇古

    B

    凯恩斯

    C

    韦伯

    D

    萧伯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经济福利

    B

    社会福利

    C

    全民福利

    D

    个人福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正确答案: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任何竞争性市场均衡都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隐含了以下三层意思:
    (1)竞争均衡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但它与分配无关,利润最大化只能保证效率,不能保证公平。
    (2)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均衡,只有在竞争均衡实际存在时才有效,因此排除了较大的规模收益递增的区域。
    (3)假定任何一家厂商的选择并不影响它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即不存在生产的外部效应和消费的外部效应。
    这一思想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1776年)中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亚当·斯密的这个思想包含着三个要点:①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②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将各种个人利益转变为一种共同利益;③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来说,政府对经济管得越少越好。福利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认为自由放任可以自发地导致共同利益的增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

    正确答案: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新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效用序数论。
    (2)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3)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当研究效率而不是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福利内容。
    (4)补偿原则是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认为最大福利的内容是经济效率的学派是()
    A

    福利经济学

    B

    新福利经济学

    C

    瑞典学派

    D

    凯恩斯主义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


    正确答案: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 第14题:

    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正确答案:福利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论证的―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它从微观经济学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从生产资源有效率的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个国家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应有的政策措施。

  • 第15题:

    福利经济学的形成标志是以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写的《福利经济学》的出版。

    • A、庇古
    • B、凯恩斯
    • C、韦伯
    • D、萧伯纳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是“()”。

    • A、国家经济学;
    • B、福利经济学;
    • C、宏观经济学;
    • D、发展经济学。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的内容。


    正确答案: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的一般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即自由市场在均衡时,是帕累托有效的。第一定理是讲如果企业都追求利润,每个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效益最大化,市场自然就可以达到一个社会最优的资源配置。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每一帕雷托有效率配置均能达到竞争均衡。它表明分配与效率是可以分开来考虑的,任何帕雷托有效率配置都能得到市场机制的支持。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实证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实证主义经济学强调,经济学必须诉诸客观的经验事实,排斥各种心理学的、内省的、价值的描述评价。经济科学要解决的不是“应该是什么”或“为什么”的问题,而是“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的命题必须是在经验上可检验的,或通过逻辑演绎而化为可检验的命题。主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建立模型、估算参数、验证理论、预测未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当代经济学关于税收原则的理论主要源于().
    A

    古典福利经济学的思想

    B

    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

    C

    凯恩斯主义及福利经济学的思想

    D

    货币主义经济学的思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正确答案: 依据边沁所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这一功利原则,庇古假定在收入分配中有一个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同样一英镑收入对穷人和富人的效用是不相同的,穷人一英镑收入的效用大于富人一英镑收入的效用。一个人越富裕,它用作消费的收入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相对富裕的人失去一定数量的收入,从满足本身需要的角度来说,对他只是比较微弱的牺牲;而相对贫困的人,如果获得同样数量的收入,就能满足他比较迫切的需要。因此,他认为,把收入从相对富裕的人转移到相对穷人的手中,从整体来说,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大的满足,会增加一国的经济福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是“()”
    A

    国家经济学

    B

    福利经济学

    C

    宏观经济学

    D

    发展经济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福利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定理

    正确答案: ①第一定理:在特定的情况和条件下,竞争性经济是符合帕累托效率的。在完全竞争、没有外部性、信息完全相等条件之下,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可以引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②第二定理:给定适当的初始再分配,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竞争性市场机制来实现。换言之,如果有一种资源配置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所最偏好的,那么只要政府对财富的初始禀赋进行再分配,其后竞争性的市场机制运作就可以实现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