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统治者在总结前代抗灾救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普遍设立义仓于()
第1题:
为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主要在哪些方面对前代制度进行调整?
(1)对地方行政层级进行调整。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州郡设置的失控而造成中央对地方管理难以应付的历史教训,隋唐之初将原地方管理中的州郡县三级体制变革为州县二级体制,随后又在州之上设置作为监察区的道,以加强中央对全国的行政管理。
(2)削弱地方政府的自主权。隋朝以前,地方长官有自辟属吏的权力,属吏与主官之间关系亲密,隋统一中国后,为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了地方官自辟属吏的制度,将官吏的任免权一律收归中央,这一举措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的自主权则大为缩小。
第2题:
森林病虫害工程治理是我国在总结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于()年提出来的。
第3题:
京杭大运河开掘于()。
第4题:
我国古代的冠服制度完备于()
第5题:
武术体系形成于()
第6题:
玄学兴起于哪个时期()。
第7题:
我国科举制度得以建立和普遍推行是在()。
第8题: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明清时期
解放后
第9题:
乡村
城镇
边地
内地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秦汉时期
三国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第13题:
第14题:
隋唐时期,统治者在总结前代抗灾救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市镇普遍设立义仓,储备粮食,以备饥荒。
第15题:
今新疆地区与内地联成一体开始于()
第16题:
()是隋唐时期男子最为普遍的首服。
第17题:
我国“说唱”音乐的正式形成于()。
第18题:
在我国,诚信作为完整的道德概念最终形成于()
第19题:
第20题: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第21题:
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相似于乡村
城镇有比乡村更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第22题: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