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文认为,一个对自己灵魂得救充满信心的人,一定是具有内在的坚定的信仰和外在的敬业精神的人。
第1题:
一个认为自己有()的人,是比较容易进步的。
第2题: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第3题:
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柏拉图认为的人的灵魂的要素:()
第4题:
下列关于双预定论说法错误的是()。
第5题:
领导行为的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不一定是专权的人,也不一定是放任自流的人,而是能够针对不同环境采取恰当措施的人。
第6题: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工作具有的特征有()。
第7题:
理性
激情
欲望
智慧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它是由加尔文提出的。
它是在预定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和预定论没有什么差别。
认为上帝不仅预定了得救的人,也预定了沉沦的人。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自己
运气
机会
家庭
第12题:
灵魂得就取决于表面礼仪
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否定了教皇和僧侣的特权
以自律代替了他律
第13题:
下列对礼仪举止与内在修养关系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第14题:
马丁·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因信称义”。下列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15题:
“内在性”是他信仰上帝的时候,灵魂才能得救,从而回到人的()。
第16题:
与犹太教不同,基督教强调灵魂得救理想,具有普世主义性质。
第17题:
加尔文提出预定救赎论,认为上帝的选民注定得救,弃民注定沉沦地狱,因此人的善功是无用的。我们只需要等待上帝的拯救,无需有对上帝的信心。
第18题: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宗教改革家坚决反对()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A
B
C
D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