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技术的性质”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情绪的性质。


    答案:
    解析:
    情绪为刺激所引起;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

  • 第2题:

    简述单位脉冲函数的采样性质和卷积性质。


    正确答案: 如果δ函数与某一连续函数f(t)相乘,显然其乘积仅在t=0处为f(0)δ(t),其余各点(t≠0)之乘积均为0。
    函数x(t)和δ函数的卷积结果,就是在δ函数的坐标位置上简单地将x(t)重新作图。

  • 第3题:

    简述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正确答案:马克思关于科学的涵义
    (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强化。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
    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
    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
    技术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技术产生科学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科学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3)科学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可预见的。
    (4)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5)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6)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7)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是将它们分开,而是要更好的统一考虑。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考虑技术。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 第4题: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正确答案: “三个层面”:
    1,微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
    2,中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
    3,宏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国家层面和国际间)
    “两个方面”:技术经济学科基础理论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评估评价)
    “四个研究领域”:
    1,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效益问题
    2,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发展规律
    3,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4,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 第5题:

    简述过磷酸钙的成分、性质及其有效施用技术。


    正确答案: 过磷酸钙的成分---有效磷(P2O5)的质量分数为12%~20%,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磷酸钙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钙,两者分别占肥料质量的30%~50%和40%左右,另外,还含有2%~4%的硫酸铁、硫酸铝,3.5%~5.0%的游离酸(主要为磷酸和硫酸)。
    过磷酸钙的性质---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浅黄色等粉状物,呈酸性反应,具有腐蚀性。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一钙还会与硫酸铁、铝等杂志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的退化作用。温度越高,磷酸退化越快。因此,在储运过程中要注意防潮。
    过磷酸钙的施用:适用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做基肥、种肥和追肥。
    1)集中施用;
    2)分层施用;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4)制成粒状磷肥;
    5)根外追肥。

  • 第6题:

    简述固定化对酶性质的影响(固定化酶的性质)。


    正确答案:(1)稳定性大多数酶固定化后,稳定性都增强,操作寿命和保存寿命也延长。
    (2)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固定化后,大多数酶的热稳定性提高,所以最适温度也随之提高。酶固定化后,对底物作用的最适pH和酶活力-pH曲线常常会发生偏移。带负电荷的载体固定化的酶的最适pH向碱性偏移,带正电荷的载体固定化的酶的最适pH向酸性偏移。
    (3)固定化酶的动力学特征固定化酶的表观米氏常数Km随载体的带电性能变化。
    (4)固定化酶的专一性酶固定化后,一般不会改变其专一性。但也有少数情况酶固定化后专一性会发生改变。

  • 第7题:

    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正确答案: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与技术性,普遍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并使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人文性和方法性。

  • 第8题:

    简述水泥的技术性质。


    正确答案: 水泥技术性质:
    物理性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化学性质(有害成分、不溶物、烧失量)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技术的性质

    正确答案: 技术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现代意义上的技术以科学为基础,科学成为技术的工具;技术是主体变革客体的创造过程,是人的内在本质对象化的过程;技术是三种要素构成的活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正确答案: 马克思关于科学的涵义
    (1)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它揭示出科学和工业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正是科学的巨大力量,使得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空前的强化。
    (2)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科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
    (3)科学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是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4)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明确指出科学的社会作用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科学具有如下的本质属性:
    (1)客观真理性
    科学具有内容上的客观真理性,其真理性内容是随着实践而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
    (2)可检验性
    科学知识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科学的结论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们在可控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具有可检验性。
    (3)系统性
    科学知识是根据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用逻辑的方法整理出来的反映事物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它力求做到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
    (4)主体际性
    科学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能被不同认识主体所重复所理解,能接受不同认识主体用实验进行检验,并在他们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这就是主体际性。它是科学发现获得社会承认的基本条件。
    技术的定义: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个方面
    技术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把技术的本质界定为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技术产生科学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科学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直接生产力。
    (2)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么做”。
    (3)科学是不可预见的,技术是可预见的。
    (4)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科学理论,技术提高的标准在于是否能生产出新的和更好的产品。
    (5)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6)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7)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区别科学与技术的目的,不是将它们分开,而是要更好的统一考虑。注重技术时要想到科学,注重科学时要考虑技术。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的升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正确答案: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与技术性,普遍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并使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人文性和方法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正确答案: 研究对象概括为:根据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联系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分析、评价、论证和优选等方式研究生产实践中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运动条件,以取得最佳技术经济效果;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在经济规律,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学科性质:(1)研究农业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为目的,寻求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的科学(2)寻求生态效果和经济效果相统一的科学(3)解决农业技术措施与农业资源之间矛盾的科学(4)解决农业技术措施、技术制度、技术政策之间矛盾的科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巴比妥类药物的性质,哪些性质可用于鉴别?
    性质:巴比妥类药物具有环状酰脲结构,由于R1、R2取代基不同,则形成不同的巴比妥类的各种具体的结构。
    鉴别反应:
    (1)弱酸性与强碱成盐
    (2)与强碱共沸水解产生氨气使石蕊试纸变蓝。
    (3)与钴盐形成紫色络合物,与铜盐形成绿色络合物
    (4)利用取代基或硫元素的反应
    (5)利用共轭不饱和双键的紫外特征吸收光谱等

  • 第14题:

    简述冲突的性质及按性质分类的特点?


    正确答案: 相互作用观点认为,不能把冲突都认为是好的或者认为是坏的。冲突的好坏取决于冲突的类型。一类是建设性冲突;另一类对抗性冲突。
    (1)建设性冲突。凡是双方目标一致,只是手段或途径不同所产生的冲突,大都属于建设冲突。这类冲突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如下几个特点:一、双方对实现共同的目标都十分关心。
    二、彼此乐意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
    三、大家以争论问题为中心。
    四、互相交换情况不断增加。
    (2)对抗性冲突。凡是由于双方目标不一致,而造成的冲突,往往属于对抗性冲突。
    这类冲突的特点是:
    一、双方对赢得自己观点的胜利都十分关心。
    二、不愿听取对方的观点、意见。
    三、由问题的争论,转为人身攻击。
    四、互相交换情况不断减少,以致完全停止。
    一般说来,建设性冲突比较容易处理,对抗性冲突较难解决。然而,这两类性质不同的冲突不是绝对对抗,处理得当,对抗性冲突可以转化为建设性冲突;反之,建设性冲突处理不当,也会转化为对抗性冲突。对于领导者来说,要提倡建设性冲突,激发积极性、活跃创造力,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并且必须控制、减少对抗性冲突

  • 第15题:

    简述石膏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正确答案: 石膏的矿物名称叫(CaSO4)。自然界中的石膏主要分为二大类:二水石膏和无水石膏(硬石膏)。
    二水石膏的分子中含有两个结晶水,化学分子式为CaSO4.2H2O,纤维状集合体,长块状,板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指甲能刻划,条痕白色。易纵向断裂,手捻能碎,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显绢线光泽,无臭,味淡。
    而硬石膏为天然无水硫酸钙[CaSO4],属斜方晶系的硫酸盐类矿物。分子中则不含结晶水或结晶水含量极少(通常结晶水含量≤5%)。无水硫酸钙晶体无色透明,比重2.9g/cm3,莫氏硬度3.0-3.5。块状矿石颜色呈浅灰色,矿石装车松散容重约1.849T/M3,加工后的粉体松散容重919Kg/M3。
    硬石膏和二水石膏同属气硬性胶凝材料,粉磨加工后可用来制作粉刷材料、石膏板材和砌块等建筑材料。在水泥工业中,二者都可以用着水泥生产的调凝剂,起调节水泥凝结速度的作用。

  • 第16题: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三个层面:
    ①微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
    ②中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
    ③宏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国家层面和国际间);
    两个方面:
    ①技术经济学科基础理论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②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四个研究领域:
    ①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效益问题
    ②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发展规律
    ③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④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 第17题:

    简述城市性质的含义?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及依据?


    正确答案: 含义:城市性质是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各城市在城市网络以至更大范围内分工的主要职能。城市的性质应该体现城市的个性,反映其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地理、自然等因素的特点。
    意义:不同的城市性质决定着城市规划不同的特点,对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用地组织布局结构以及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首先要确定城市的性质。
    正确拟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是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它有利于合理选定城市建设项目,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有利于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技术经济依据。
    依据:城市性质的确立依据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另一方面,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研究,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方面。

  • 第18题: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的技术。

    • A、保密性质
    • B、控制性质
    • C、抗攻击性质
    • D、有效性检测性质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简述装饰涂料的主要技术性质。


    正确答案: 1)耐污染性
    建筑涂料的耐污染性用白度受污染损失百分数表示,测定用的污染物是1:1的粉煤灰水悬浊液,用改悬浊液反复污染涂膜一定的次数,测其白度损失率,损失率越小,耐污染性越好
    2)耐久性涂料的耐久性包括耐冻融性、耐洗刷性、耐老化性
    耐冻融性:是涂层在-20OC、23OC和50OC下各处理3h,经过多次循环后不出现涂层开裂或脱落的性能。
    耐洗刷性:表示涂料受雨水长期冲刷时的性能
    耐老化性:受大气中光、热臭氧等因素作用,涂层会发粘或变脆,失去原有强度和柔性,从而使得涂层开裂、脱落、粉化和变退色
    3)耐碱性:测定方法将涂层浸泡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一定时间检查有无气泡、剥落和变色现象
    4)最低成膜温度:水乳型涂料是通过涂料中的微细颗粒凝聚而成膜的,成膜只能在某一最低温度以上才能实现,这个最低温度就是最低成膜温度。

  • 第20题:

    单选题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的技术。
    A

    保密性质

    B

    控制性质

    C

    抗攻击性质

    D

    有效性检测性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对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的要求,评价的指标和相关的实验。

    正确答案: 高温稳定性:动稳定度,车辙试验;   
    低温性能:劈裂强度,马歇尔冻融劈裂试验;   
    耐久性:旋转薄膜烘箱试验;粘附性,水煮法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技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三个层面:
    ①微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项目层面和企业层面)
    ②中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
    ③宏观层面的技术经济问题(包括国家层面和国际间);
    两个方面:
    ①技术经济学科基础理论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②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四个研究领域:
    ①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效益问题
    ②经济活动中的技术发展规律
    ③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④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过磷酸钙的成分、性质及其有效施用技术。

    正确答案: 过磷酸钙的成分---有效磷(P2O5)的质量分数为12%~20%,其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的磷酸钙和难溶于水的硫酸钙,两者分别占肥料质量的30%~50%和40%左右,另外,还含有2%~4%的硫酸铁、硫酸铝,3.5%~5.0%的游离酸(主要为磷酸和硫酸)。
    过磷酸钙的性质---为深灰色、灰白色或浅黄色等粉状物,呈酸性反应,具有腐蚀性。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一钙还会与硫酸铁、铝等杂志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这种作用通常称为磷酸的退化作用。温度越高,磷酸退化越快。因此,在储运过程中要注意防潮。
    过磷酸钙的施用:适用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做基肥、种肥和追肥。
    1)集中施用;
    2)分层施用;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
    4)制成粒状磷肥;
    5)根外追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