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人们凭肉眼观察,认为地球是方的,这种观点是把现象当作了本质。
第1题:
第2题:
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第3题:
下列对于商务谈判中“零和博弈”观点描述,正确的是()。
第4题:
从哲学的角度看,成语“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在于()。
第5题:
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当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测,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 ①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②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③认为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④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第6题:
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第7题:
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第8题:
荀况说,人性的具体表现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这种观点()
第9题:
预见能力
问题能力
联想能力
洞察能力
第10题:
因果观上的唯物主义观点
因果观上的唯心主义观点
因果观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因果观上的相对主义观点
第11题:
流动偏好陷阱
资产泡沫
边际消费倾向
交易动机陷阱
第12题:
这种观点认为,商务谈判双方利益总和是变化的
这种观点认为,如果谈判成功可以实现“双赢”
这种观点认为,一方在谈判中获利多了,另一方受损就多
采用“零和博弈”方式谈判不容易出现口角、欺诈
第13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由人们的悟性规定,“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一观点是()
第14题:
人们在说话时节,常把[toufu] ()说成[touf],这种音变现象叫做()。
第15题:
()是指人们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观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第16题: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也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 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②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属于世界观范畴
第17题:
当某颗行星恰好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时,地球上的观察者就会看到有一个黑点从太阳圆面通过,这种现象称为凌日。在地球上可以观察到()
第18题:
为什么人们长期以来把彗星当作某种灾难的象征?近年来为何又有科学家认为彗星是地球的福星?
第19题:
在现实生活中,鸡生蛋,蛋也生鸡,但若是要追问究竟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一问题时,有人认为先有鸡,有人认为先有蛋,也还有人认为鸡和蛋具有同样的遗传物质基础,二者在地球上的出现无所谓先后。当人们对世界“打破沙锅问到底”时,就会形成他对世界一定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这种看法和观点()①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属于世界观范畴③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20题:
第21题:
目标管理理论
强化理论
双因素理论
期望理论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把偶然当必然
把现象当本质
把可能当现实
把原因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