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
第1题: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与此同时,()
第2题:
荀子的学生韩非被战国七雄中哪位帝王最为看重?
第3题:
“夫仁,天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是谁的名言?()
第4题:
战国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
第5题:
简述说明“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
第6题:
“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在这句话中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
第7题:
第8题:
两人都认为,人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圣人
孟子认为,人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圣人;荀子认为,人通过努力也成为不了圣人
孟子认为,人通过努力也成为不了圣人;荀子认为,人通过努力可以成为圣人
两人都认为,人即便通过努力,也成为不了圣人
第9题:
荀子的思想属于法家思想体系
荀子主张尊“礼”贬“仁”
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有相近实质
韩非子与荀子基本主张一致
第10题:
①②③
①③④
①②④
②③④
第11题: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12题:
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13题:
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
第14题:
“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出自荀子的()。
第15题:
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
第16题:
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该观点()
第17题:
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这说明当时()
第18题: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第19题:
孔子
墨子
荀子
孟子
第20题:
《致士篇》
《儒效篇》
《议兵篇》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时期
第24题:
荀子
韩非
张居正
黄宗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