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是孔子的观点
第1题: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
B、中庸
C、慎独
第2题:
提出“耕读相兼”观点的教育家是:
A、张履祥
B、孔子
C、朱熹
D、王守仁
第3题:
简述孔子仁的含义?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但是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要求。对于为政者要求不要只顾自己和自己的宗族,要公正的对待他人;对于日常生活的人,则要尊重他人。
第4题: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第5题:
王守仁(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该观点有利于()
第6题:
简述孔子“仁”道的内涵。
第7题:
《论语·子路》里面是()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第8题: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哪位圣人之言?()
第9题:
在《论语》中记载着许多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孔子“仁”的中心是()。
第10题:
孔子
老子
培根
笛卡尔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孔子
孟子
董仲舒
王阳明
第13题:
“仁”是孔子思想的根本精神。()
第14题:
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理想人格的基本格局。孔子理想人格的基本内容是 “礼”和“仁”。“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内在的精神原则。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孔子发展了前人的学说,把礼和仁统一起来了
B.孔子认为礼和仁是区分庸人与圣贤的根本标志
C.孔子把礼视为立身之本,并用仁来补充规定礼
D.孔子的理想人格就是内仁外礼的“仁一礼”人格
第15题:
第16题:
“仁”是谁的观点?()
第17题: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孔子说的“五者”为()。
第18题:
儒家的观点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其中,“智”的提出者是:()
第19题:
“恭、宽、信、敏、惠”是孔子提出的“仁”。
第20题:
孔子的仁的特点
第21题:
爱人
人心
诚信
谦让
第22题:
爱人
人心
诚信
谦让
第23题:
向导性原则
疏导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