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韵》的作者是()代(),全书分韵()个,声调()个,这些声调分别是()。
第1题:
在民国时期的韵目代日制度中,根据代日表各声调的韵目总数,人们习惯在下半月多采用韵目为()
A上平声
B下平声
C上声
D去声
E入声
第2题:
《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以及()共5部分。
第3题:
《广韵》的作者是()代(),全书分韵()个。
第4题:
《中原音韵》的作者是()代()共分韵()部;《韵略易通》的作者是()代(),共分韵()部,该书有一首代表当时云南官话声母的诗是()诗。
第5题:
世界各种语言的声调大致可以分高低和轻重两种类型,日语是高低型声调。
第6题:
下列表现近古音的语音著作是()。
第7题:
下面关于“声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8题:
上平声
下平声
上声
去声
入声
第9题:
《广韵》
《平水韵》
《中原音韵》
《切韵》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第12题:
声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
声调主要决定于音高。
声调与音长没有任何关系。
第13题:
世界上的语言分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如果一种语言的每一个音节都有相对不同的能分辨意义的音高区别,那么这种语言就是声调语言。
A对
B错
第14题:
《集韵》的作者是();《平水韵》的作者是();《中原音韵》的作者是元代周德清。《洪武正韵》的作者是明代乐绍凤。
第15题:
世界上的语言分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如果一种语言的每一个音节都有相对不同的能分辨意义的音高区别,那么这种语言就是声调语言。
第16题:
《广韵》的作者是()代()等人;成书于公元()年,共分韵()部。
第17题:
音韵学声调变化的条件
第18题:
从押韵的角度看,中古时期,韵以声调为纲,不同声调的字不同韵,例如“东、董、送”三字虽然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就属于不同的韵。
第19题:
《中原音韵》有()个韵部,()个韵母。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广韵》
《集韵》
《中州音韵》
《中原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