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之谓乎”中的“之”是代词,其作用是复指()。
第1题: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中“翫”是“因习惯而疏忽,放松警惕”的意思。()
第2题:
“夫人将启之。”中的“之”的词性是代词,代指门。()
第3题:
下列句子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其中属于宾语借助代词的复指而前置的是()。
A《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B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C吾誰欺?欺天乎
D奚以知其然也
第4题:
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他”的有()。
第5题:
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是()
第6题:
下列各句中“其”字是代词的是()
第7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句中的两个“之”分别是()。
第8题:
代词宾语前置、用“之”、“是”等虚词复指前置宾语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用“之”、“是”等虚词复指前置宾语
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之”的虚词复指前置宾语
第9题:
第10题:
禹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第11题:
内省自
克己自律
积善为德
注重慎独
第12题:
《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豈若匹夫匹婦之爲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吾誰欺?欺天乎
奚以知其然也
第13题:
下列各句中“其”字是代词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词性是代词“的”的有()
A、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B、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C、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D、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第15题:
其是之谓乎?是什么句式?并翻译
第16题:
“姜氏欲之,焉避害?”中“焉”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是()
第17题:
下列句中,有“之”用作人称代词的是()
第18题:
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
第19题:
其是之谓乎
第20题:
之二虫又何知
或相倍蓰,或相什伯,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第21题: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公赐之食。食舍肉。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第22题:
指示代词,作状语
指示代词,作宾语
疑问代词,作状语
疑问代词,作定语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