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格也称辞格。在中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
第1题:
A.《修辞格》
B.《辞格汇编》
C.《汉语修辞格大辞典》
D.《辞格》
第2题:
a.刘勰
b.孔子
c.陈望道
d.唐钺
第3题:
A.陈望道
B.刘勰
C.孔子
D.唐钺
第4题:
修辞格一般也称之为辞格、修辞方式,它是在语汇、语法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特殊表达格式。
第5题:
“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这句话是()修辞格。
第6题:
目前修辞格分类最多的著作是()。
第7题:
“父在已离,母死不至”用的是()修辞格。
第8题:
中国最早提出“意境”这一概念的是()
第9题:
这句话使用了排比修辞格
这句话使用了递进修辞格
这句话使用了对比修辞格
这句话使用了反复修辞格
第10题:
孔子
刘勰
唐铖
陈望道
第11题:
孔子
刘勰
唐钺
陈望道
第12题:
孔子
孟子
老子
唐钺
第13题:
A、修辞格表现为纯客观性
B、修辞格具有特定的结构形式
C、修辞格具有表意的双关性
D、修辞格具有民族性
第14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以考促学、以考促用、以考促改()
A这句话使用了排比修辞格
B这句话使用了递进修辞格
C这句话使用了对比修辞格
D这句话使用了反复修辞格
第16题:
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这一名称的学者是()。
第17题:
在中国最早提出修辞格概念的是()。
第18题:
事务语体一般很少使用修辞格,文艺语体使用修辞格比较普遍。
第19题: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
第20题:
“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属于()。
第21题:
王维
李白
司空图
王昌龄
第22题: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第23题:
修辞格的连用
修辞格的兼用
修辞格的套用
修辞格的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