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的修辞方式叫映衬,也叫()。
第1题:
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格式叫()。
比喻
【考点】辞格(一)
第2题:
类比判定法也叫“比较类推法”,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
第3题:
衬托又叫()。被衬托的主要事物叫做(),用来陪衬的事物叫做()。
第4题:
()就是对两个或两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一个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加以比较。
第5题:
不称说事物本身的名称,而借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这种修辞手法叫()。
第6题: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修辞方式叫()。
第7题:
排比
比拟
比喻
对偶
第8题:
第9题:
对照
排比
衬托
层递
第10题:
对偶
对比
排比
层递
第11题: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第12题:
第13题:
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是()
A对偶
B对比
C排比
D层递
第14题: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修辞方式叫()。
第15题: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式叫()。
第16题:
在描述某个事物或说明某个道理时,用具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的修辞手法为()。
第17题:
把人或事物的声音、颜色、情状如实描写出来的修辞方式叫()。
第18题:
小说写作的比喻手法是指()。
第19题:
第20题:
对偶就是把意义相关、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表达一个相对、相似、相关或相承的意思
排比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在一起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
层递就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意思相似的语句,表达层层递升的意思
反复就是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第21题:
回环
排比
通感
层递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