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主要成因()。
A语言知识缺乏导致语用失误
B文化知识缺乏导致语用失误
C价值观不同导致语用失误
D语境意识不强导致语用失误
第2题:
语境意义是依附于词语而产生的,语用意义则是依附于动作而产生的。
第3题:
按照祈使内容或语用意义的不同可将祈使句分为哪几类?
第4题:
在SELECT查询语句中,()关键字用于去掉重复记录,()短语用于生成一个新表,()短语用于指出查询条件,()短语用于分组。
第5题:
语义学和语用学都研究意义,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
第6题:
语用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语言知识缺乏导致语用失误
文化知识缺乏导致语用失误
价值观不同导致语用失误
语境意识不强导致语用失误
第13题:
“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
A对
B错
第14题:
话语除了字面意义外,还有其它三种意义,即()、语境意义和语用意义。
第15题:
汉语用来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是()。
第16题:
按主体的认识层次由低到高划分,信息可分为()
第17题:
“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
第18题:
从信息的语言学特性出发,地图信息分为()。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词形变化
虚词
语序
语调
内部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