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HIV的复制过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参加DNA复制过程的酶及蛋白质因子的作用。


    正确答案: 引物酶—合成RNA引物,解链酶—解开DNA双链,SSB—稳定已解开的单链,拓扑酶II—克服解链中的打结缠绕,拓扑转型,pol III—真正的复制酶,pol I—填补引物遗留的空隙,DNA连接酶—接合5’-P和3’-OH末端。

  • 第2题:

    简述中心法则(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基本过程。


    正确答案: 1、中心法则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三个过程。
    2、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经多种酶的作用,合成一个具有相同序列的新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使模板包含的遗传信息被复制称为DNA复制。
    3、转录:在转录过程中,DNA模板被转录方向是从3′端向5′端;RNA链的合成方向是从5′端向3′端。RNA的 合成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合成原始转录产物(过程包括转录的启动、延伸和终止);第二步转录产物的后加工,使无生物活性的原始转录产物转变成有生物功能的成熟RNA。
    4、翻译:在多种因子辅助下,核糖体结合信使核糖核酸(mRNA)模板,通过转移核糖核酸(tRNA)识别该mRNA的三联体密码子和转移相应氨基酸,进而按照模板mRNA信息依次连续合成蛋白质肽链的过程。

  • 第3题:

    简述DNA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 以原核生物复制过程为例说明
    (1)DNA复制的起始、双链的解开及RNA引物的合成
    解旋酶使DNA的一段双链解开形成复制叉;引物酶识别复制起始位点,以解开双链的一段DNA为模板,合成一个短链RNA,RNA链合成方向是5’→3’,RNA引物的3’-OH端是合成新的DNA的起点。
    (2)DNA片段的合成
    以DNA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和其他酶的共同作用下,以半不连续的方式合成两条新的DNA链。 (3)RNA引物水解
    一定长度的DNA片段形成后,由DNA聚合酶Ⅰ等除去RNA引物,并填补缺口。
    (4)完整DNA分子的形成
    DNA连接酶将相邻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5)DNA的损伤与修复
    某些物理化学因子,如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诱变剂,都有引起生物突变和致死的作用。这些因素均可引起DNA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生物体能使其DNA的损伤得以修复。目前已知有四种DNA修复系统,即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诱导修复。
    ①光复活
    可见光(400nm)可激活光复活酶(单细胞生物到鸟类均有此酶,而哺乳动物无此酶),从而分解由于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
    ②切除修复(复制前修复)
    该修复过程发生在DNA复制之前,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的部分切除后,以另一条完整的链为模板,合成出切除部分,从而恢复DNA正常结构的过程。
    ③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
    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补上母链的空缺的过程。注意:在重组修复过程中,DNA链的损伤并未除去,但可通过多代复制使损伤DNA稀释。
    ④诱导修复
    许多能造成DNA损伤或抑制复制的因素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如诱导出DNA修复效应、抑制细胞分裂等。

  • 第4题:

    简述参与DNA复制过程的有关酶类


    正确答案:(1)DNA聚合酶及其特点
    大肠杆菌中发现的DNA聚合酶为DNA聚合酶Ⅰ、Ⅱ、Ⅲ,真核细胞中为DNA聚合酶α、β、γ。
    D.NA聚合酶的特点有:
    A.以四种脱氧核苷酸(dNTP)为底物;
    B.反应需要DNA两条链作为模板;
    C.反应需要有RNA引物的3’-羟基存在;
    D.DNA链的生长方向为5’→3’;
    E.产物DNA的性质与模板相同。
    (2)DNA连接酶:可催化双链DNA切口处的5’-磷酸和3’-羟基间生成磷酸二酯键。
    (3)引物酶:为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在DNA复制时需要一小段RNA作为引物,此RNA引物的碱基与DNA的模板链是互补的。引物酶可催化RNA引物的合成。
    (4)解螺旋酶(Ⅰ、Ⅱ、Ⅲ):解开DNA的双螺旋。
    (5)拓扑异构酶Ⅰ:能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反应不需能量供给。DNA解链必定使DNA产生扭曲张力,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前认为DNA通过旋转消除,看来并不可行,现认为DNA的一条链切开一个切口,以使DNA螺旋松弛。
    (6)拓扑异构酶Ⅱ:能使DNA的两条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引入超螺旋时需ATP供能。
    (7)单链结合蛋白(SSB):可稳定解开的单链。

  • 第5题:

    问答题
    试述HIV如何入侵人体T淋巴细胞及其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 病毒表面gp120与CD4T淋巴细胞的CD4分子结合,在gp41的协助下HIV的争膜与T细胞的细胞膜相融合,病毒核心蛋白及RNA进入细胞浆。两条单股正链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录成两条负链DNA,在细胞内形成环状的DNA,以此DNA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复制成双链DNA,该DNA部分做为前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核的染色体中,部分存留在细胞浆内,经2~10年的潜伏性感染后,前病毒可被某些细胞因子激活,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新的病毒RNA,然后装配新病毒,以芽生的方式释出,再感染其他T细胞,并因HIV激活后的大量复制而导致T细胞溶解或破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单选题
    机制为阻断HIV复制核成熟过程中所必需的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HIV的复制的药物的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编码HIV复制所需酶类的基因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心法则(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基本过程。

    正确答案: 1、中心法则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三个过程。
    2、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经多种酶的作用,合成一个具有相同序列的新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使模板包含的遗传信息被复制称为DNA复制。
    3、转录:在转录过程中,DNA模板被转录方向是从3′端向5′端;RNA链的合成方向是从5′端向3′端。RNA的 合成一般分两步,第一步合成原始转录产物(过程包括转录的启动、延伸和终止);第二步转录产物的后加工,使无生物活性的原始转录产物转变成有生物功能的成熟RNA。
    4、翻译:在多种因子辅助下,核糖体结合信使核糖核酸(mRNA)模板,通过转移核糖核酸(tRNA)识别该mRNA的三联体密码子和转移相应氨基酸,进而按照模板mRNA信息依次连续合成蛋白质肽链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以原核生物为例,简述DNA的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 复制的起始点、解开双链DNA,提供单链DNA模板、形成复制叉、DNA合成的起始和延长、复制的终止
    (1)复制的起始点与方向
    原核细胞染色体的复制从一个特定的复制原点(Oric)上开始,在另一特定的位点终止。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复制子
    在复制叉上结合着各种各样与复制有关的酶和辅助因子。
    复制从特定位点开始,可以单向或双向进行,但是以双向复制为主
    (2)DNA 链的延长 前导链的延伸:
    D.NA聚合酶Ⅲ按照3’→5’模板链上的碱基顺序,在引物3’-OH末端按5’→3’方向催化互补的dNTP发生聚合作用,连续合成。 滞后链的延伸:
    滞后链以DNA 5’→3’链为模板,分段合成冈崎片断。
    (3)复制的终止
    去除RNA引物   DNA聚合酶Ⅰ的小片段5’→ 3’外切酶
    补充空缺   DNA聚合酶Ⅰ的大片段3’→ 5’外切酶  5’→ 3’聚合酶
    连接   DNA连接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HIV的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 RNA基因组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下,逆向转录为DNA,形成DNA复制中间体,在整合酶的作用下,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形成前病毒DNA.前病毒复制时,在细胞RNA聚合酶催化下,病毒DNA转录为RNA,部分病毒RNA拼接成mRNA,转录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将RNA与衣壳蛋白配成核衣壳,从细胞膜释放时,获得包膜组成完整病毒。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DNA复制的基本过程。

    正确答案: DNA是双分子螺旋结构,要复制得先通过DNA解旋酶解开氢键,使DNA分子上的碱基裸露出来,形成2条单链,然后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2条单链结合生成2个新的DNA分子,这时需要用到DNA聚合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HIV复制过程中,具有启动和增强转录作用的物质是()
    A

    gag基因

    B

    pol基因

    C

    LTR

    D

    RNA多聚酶Ⅱ

    E

    env基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复制的起始和引发体形成的过程?该过程中都设计到了哪些蛋白质因子的作用?


    正确答案:E.coliDNA复制的起始主要指对其复制起始区(OriC)的识别、以及引发体的形成。OriC包括4个9bp重复序列、3个13bp重复序列,此外还有11个拷贝的甲基化位点序列----GATC。具体步骤如下:
    A.结合有ATP的DnaA蛋白四聚体在HU蛋白、整合宿主因子(IHF)的帮助下,识别并结合OriC的9bp重复序列,这种结合具有协同性。协同作用能使更多的DnaA蛋白(20~40个)在较短的时间内结合到附近的DNA上。
    HU是细菌内最丰富的DNA结合蛋白,它与IHF享有共同的性质和相似的结构。但与IHF不同的是,HU与DNA结合是非特异性的,而IHF与DNA特异性的位点结合,特别是OriC。HU能调节IHF与OriC位点的结合,取决于HU和IHF之间的相对浓度,HU可能激活或者抑制IHF与OriC的结合。
    B.DnaA蛋白之间自组装成蛋白核心,DNA则环绕其上形成类似核小体的结构。
    C.DnaA蛋白所具有的ATP酶活性水解结合的ATP,以此驱动13bp重复序列内富含AT碱基对的序列解链,形成长约45bp的开放起始复合物。
    D.在DnaC蛋白、DnaT蛋白的帮助下,2个DnaB蛋白被招募到解链区,形成预引发体(preprisosome)。此过程也需要消耗ATP。
    E.在DnaB蛋白的催化下,OriC内的解链区域不断扩大,形成2个明显的复制叉。随着单链区域的扩大,SSB开始与单链区结合。
    F.2个DnaB蛋白各自朝相反的方向催化2个复制叉的解链,DnaA蛋白随之被取代下来。
    G.在PriA、PriB和PriC蛋白的帮助下,DnaG蛋白(引发酶)被招募到复制叉与DnaB蛋白结合在一起。
    H.DnaG://DnaB蛋白复合物沿着DNA模板链,先后为前导链和后随链合成RNA引物。

  • 第14题:

    以+ssRNA病毒为例,简述植物病毒核酸复制和蛋白表达的过程。


    正确答案: RNA病毒的核酸复制是以基因组RNA为模版合成互补链RNA,然后再以互补链RNA为模版合成基因组RNA。正链RNA病毒基因组核酸可以直接作为mRNA使用,其他植物病毒则需要不同步骤的转录。再通过tRNA转运核苷酸以mRNA的密码子翻译出蛋白。由于真核生物的蛋白合成机构——核糖体仅能识别翻译mRNA上的第一个可读框,同一核酸链上其他基因的表达则需要借助某些特殊翻译策略,如通读、移码、多分体基因组、多聚蛋白、亚基因组RNA等。

  • 第15题:

    简述HIV的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RNA基因组在反转录酶的催化下,逆向转录为DNA,形成DNA复制中间体,在整合酶的作用下,与宿主细胞染色体整合形成前病毒DNA.前病毒复制时,在细胞RNA聚合酶催化下,病毒DNA转录为RNA,部分病毒RNA拼接成mRNA,转录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将RNA与衣壳蛋白配成核衣壳,从细胞膜释放时,获得包膜组成完整病毒。

  • 第16题:

    简述DNA的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①DNA双螺旋的解链DNA半保留复制分别以两条链互为模板,合成新链。因此在合成前必须使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此过程由DNA解旋酶催化完成。
    ②DNA合成的开始先在RNA酶的催化下合成一段RNA引物再在DNA聚合酶Ⅲ的作用下进行DNA的合成。
    ③一条链连续合成,一条链不连续因为DNA聚合酶只有5’—3’的聚合酶功能,而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只能一条链连续合成,一条链不连续。

  • 第17题:

    配伍题
    HIV的结构基因是( )|HIV的调节基因是( )|HIV复制的必需物质是( )
    A

    gag基因

    B

    rev基因

    C

    逆转录酶

    D

    整合酶

    E

    蛋白酶


    正确答案: B,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参加DNA复制过程的酶及蛋白质因子的作用。

    正确答案: 引物酶—合成RNA引物,解链酶—解开DNA双链,SSB—稳定已解开的单链,拓扑酶II—克服解链中的打结缠绕,拓扑转型,pol III—真正的复制酶,pol I—填补引物遗留的空隙,DNA连接酶—接合5’-P和3’-OH末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广播广告的复制合成过程。

    正确答案: 1、文案的确定。
    2、音响采制。
    3、文字稿的录音。
    4、合成。
    5、修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视听型广告的复制合成过程。

    正确答案: 视听型广告:主要是电视广告、电影广告、录像广告。从电视、电影广告的制作过程来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筹划(主要是确定广告主题、播放时间、播出日期、广告片长度、经费预算,使节目制作人、导演、编辑等人员能够开展先期思考。
    (2)广告脚本的创作(所谓脚本,就是文字初稿和故事草图,它是广告拍摄的蓝本。
    (3)制作制作公司与广告公司首先要拟定一个拍摄计划,并对广告的成本加以评估。主要有四点:角色分配;选景;拍摄;录音
    (4)成片。
    (5)广告主审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HIV-I感染和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

    正确答案: 1)HIV-1表面的gp120特异的结合于宿主细胞表面主要受体CD4上;
    2)gp120结构改变,继而结合于辅助受体CCR5/CXCR4;
    3)gp41结构改变,接触宿主细胞膜并拉近HIV-1包膜和宿主细胞膜使二者融合,衣壳-基因组进入细胞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DNA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 以原核生物复制过程为例说明
    (1)DNA复制的起始、双链的解开及RNA引物的合成
    解旋酶使DNA的一段双链解开形成复制叉;引物酶识别复制起始位点,以解开双链的一段DNA为模板,合成一个短链RNA,RNA链合成方向是5’→3’,RNA引物的3’-OH端是合成新的DNA的起点。
    (2)DNA片段的合成
    以DNA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在DNA聚合酶和其他酶的共同作用下,以半不连续的方式合成两条新的DNA链。 (3)RNA引物水解
    一定长度的DNA片段形成后,由DNA聚合酶Ⅰ等除去RNA引物,并填补缺口。
    (4)完整DNA分子的形成
    DNA连接酶将相邻的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
    (5)DNA的损伤与修复
    某些物理化学因子,如紫外线、电离辐射、化学诱变剂,都有引起生物突变和致死的作用。这些因素均可引起DNA结构和功能的破坏。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生物体能使其DNA的损伤得以修复。目前已知有四种DNA修复系统,即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诱导修复。
    ①光复活
    可见光(400nm)可激活光复活酶(单细胞生物到鸟类均有此酶,而哺乳动物无此酶),从而分解由于紫外线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
    ②切除修复(复制前修复)
    该修复过程发生在DNA复制之前,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将DNA分子中受损伤的部分切除后,以另一条完整的链为模板,合成出切除部分,从而恢复DNA正常结构的过程。
    ③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
    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核苷酸序列移至子链缺口处,然后用再合成的序列补上母链的空缺的过程。注意:在重组修复过程中,DNA链的损伤并未除去,但可通过多代复制使损伤DNA稀释。
    ④诱导修复
    许多能造成DNA损伤或抑制复制的因素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诱导效应,如诱导出DNA修复效应、抑制细胞分裂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HIV复制的必需物质是(  )。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解析:
    HIV基因组包括两个长末端重复(LTR)和9个基因,其中舍3个结构基因(gap、env和pol)及6种调控基因(tat、vif、vpr、vpu、nef和rev)。其中gap基因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为结构基因;rev基因为调节基因。HIV为逆转录病毒,在复制时必需的物质为逆转录酶。

  • 第24题:

    问答题
    描述HIV的复制过程。

    正确答案: HIV病毒属于双正链RNA病毒。其复制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过程。首先,HIV病毒体的包膜糖蛋白刺突先与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然后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其次,核衣壳进入细胞质内脱壳释放其核心RNA以进行复制。病毒的逆转录酶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负链DNA,构成RNA:DNA中间体,RNA链由RNA酶H水解去除,然后再由负链DNA合成正链DNA,并形成双链DNA,此时基因组的两端形成LT序列,并由细胞质移行到细胞核内。再次,在病毒整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基因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这种整合了病毒双链DNA称为前病毒。当病毒活化时在LTR作用下进行自身转录。最后,在宿主细胞的RNA多聚合酶作用下,病毒DNA转录形成RNA,再经翻译过程产生病毒多蛋白,最后裂解成各种结构蛋白和调节蛋白,并组装成病毒体释放到细胞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