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噬菌体的形态与化学组成.

题目

简述噬菌体的形态与化学组成.


相似考题
更多“简述噬菌体的形态与化学组成.”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木材细胞壁的物理结构与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木材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种成分构成的。其组织结构,是以纤维素作为“骨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一些长短不等的链状纤维素分子,这些纤维素分子链平行排列,有规则的聚集在一起成为基本纤丝。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可将细胞壁分为初生壁、次生壁、以及细胞间存在的胞间层。

  • 第2题:

    噬菌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


    正确答案:蛋白质外壳、DNA

  • 第3题:

    什么是噬菌体?试述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繁殖过程。


    正确答案: 噬菌体(phagE.是侵染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的病毒,它是一种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噬菌体的基本形态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纤线形三种类型,又可再细分为六种不同形态:(1)尾部长而直,有尾鞘,能收缩,双链DNA;尾部长而易弯,无尾鞘,不能收缩,双链DNA;(3)尾部比头部短,无尾鞘,不能收缩,双链DNA;(4)六角形头部的顶角各有一个较大的衣壳粒,单链DNA;(5)六角形头部的顶角无衣壳粒或有小衣壳粒,单链RNA;(6)丝状噬菌体,无头部和尾部,为一条长而略弯的纤线,单链DNA。以典型的蝌蚪形噬菌体E.coliT4为例,其基本结构由头部、尾部和颈部三个部分组成:(1)头部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其衣壳由衣壳粒组成。头部衣壳内,一条线状双链DNA分子折叠盘绕其中;(2)尾部呈螺旋对称结构,由尾鞘、尾髓(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五个部分组成;(3)头部与尾部相连处有一构造简单的颈部,由颈环和颈须构成。

  • 第4题:

    试简述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


    正确答案: 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与功能如下所述.
    (1)裸露病毒体的结构:
    ①核心.含有RNA或DNA;有些病毒还含有复制酶.核酸在医学上的意义:具有遗传变异性;具有感染性;可用于病毒的分类与鉴定.
    ②衣壳.由多肽组成壳微粒,壳微粒按一定的对称方式排列组合成衣壳.衣壳在医学上的意义:保护核酸的作用;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具有抗原性.病毒的核酸与衣壳共同组成核衣壳为一个完整的病毒体,具有感染性.
    (2)包装病毒体结构:
    ①在核衣壳外还有类脂组成的包膜.
    ②包膜表面由糖蛋白组成的突起物称为刺突.
    包膜在医学上的意义:包膜病毒对有机溶剂敏感;具有抗原性;具有感染性.有包膜的病毒同样是一个完整的病毒体.

  • 第5题:

    简述粘土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1)SiO2:40-78%
    (2)Al2O3:12-40%
    (3)R2O+RO:R2O=0.5~5%, RO=1~6%
    (4)Fe2O3、 TiO2≤ 1%
    (5)灼减量。
    粘土的矿物组成:
    (1)高岭石:Al2O3•2SiO2•2H2O
    (2)蒙脱石:Al2O3•4SiO2•nH2O,n> 2
    (3)伊利石:K2O•3Al2O3•6SiO2•2H2O•nH2O

  • 第6题:

    以λ噬菌体为例,简述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正确答案: 温和性噬菌体侵染的主要的步骤是:吸附、侵入、λ噬菌体染色体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λ噬菌体染色体从寄主染色体脱落、病毒的复制、病毒的装配和释放。其吸附、侵入的过程与烈性噬菌体基本一致,但其核酸侵入寄主细胞后,并不立即在寄主细胞内增殖,而是与寄主染色体结合在一起,随细胞分裂而繁殖,形成携带有噬菌体的细菌群体,在细胞分裂很多代之后,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如紫外线,辐射,细胞中的噬菌体DNA脱离细菌染色体,并进行复制,形成新的病毒粒子,而使细胞裂解。

  • 第7题:

    简述噬菌斑与噬菌体


    正确答案: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敏感性细菌混合培养于固体基质中,由于噬菌体进行裂解细菌,而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的透明空斑。
    噬菌体:是微生物病毒,是侵染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细胞型微生物的病毒。

  • 第8题:

    简述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


    正确答案: (1)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较厚,结构简单化学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占40%-95%,还含有磷壁酸。
    (2)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较薄,结构和成分较复杂,,内层为肽聚糖组成,仅占10-20%,外层由脂多糖、磷脂、蛋白质组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噬菌体?试述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繁殖过程。

    正确答案: 噬菌体(phagE.是侵染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的病毒,它是一种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大分子微生物。噬菌体的基本形态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纤线形三种类型,又可再细分为六种不同形态:(1)尾部长而直,有尾鞘,能收缩,双链DNA;尾部长而易弯,无尾鞘,不能收缩,双链DNA;(3)尾部比头部短,无尾鞘,不能收缩,双链DNA;(4)六角形头部的顶角各有一个较大的衣壳粒,单链DNA;(5)六角形头部的顶角无衣壳粒或有小衣壳粒,单链RNA;(6)丝状噬菌体,无头部和尾部,为一条长而略弯的纤线,单链DNA。以典型的蝌蚪形噬菌体E.coliT4为例,其基本结构由头部、尾部和颈部三个部分组成:(1)头部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其衣壳由衣壳粒组成。头部衣壳内,一条线状双链DNA分子折叠盘绕其中;(2)尾部呈螺旋对称结构,由尾鞘、尾髓(尾管)、基板、刺突和尾丝五个部分组成;(3)头部与尾部相连处有一构造简单的颈部,由颈环和颈须构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噬菌体的形态与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 电镜下有三种外形---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大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化学组成: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车工。大多数噬菌体的核酸是双股线状DN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噬菌体有哪几种形态。

    正确答案: 蝌蚪形、球形和杆形三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噬菌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

    正确答案: 蛋白质外壳、DN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汽油抗爆性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正确答案:在相同碳数下,各种烃类氧化顺序为正构烷烃>环烷烃>异构烷烃>芳烃;同类烃中,大分子烃比小分子烃易氧化。总趋势是:链越长越氧化,抗爆性越差;支链越短越多、异构程度越高氧化性差,抗爆性越好。汽油的理想组分是异构烷烃。

  • 第14题:

    简述λ温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能以哪两种状态存在?


    正确答案: λ噬菌体也由一个直径约55nm的正20面体头部和一条长约150nm、粗约12nm的尾部构成。头部含有一条线状的DNA分子,长度约只有T偶数噬菌体的四分之一(约48KB.。包裹在头部外壳蛋白的这条DNA是通过尾部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λ噬菌体侵染非溶源性细菌时,能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自主的,即营养体状态。处在这种状态时,λDNA不依赖寄主DNA而自行繁殖;另一种是整合的,即原噬菌体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时,λDNA成为寄主DNA的一部分,并与其同步繁殖。

  • 第15题:

    噬菌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和().


    正确答案:头、尾

  • 第16题:

    简述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并指出有包膜病毒与无包膜病毒的结构上的异同。


    正确答案: 包膜:某些病毒核壳外面由类脂、蛋白质、和糖构成的包膜。主要功能:
    ①保护病毒核衣壳;
    ②介导病毒体吸附、穿入易感细胞;
    ③具有免疫原性;
    ④因包膜是脂质,对脂溶剂敏感,易被溶解破坏,可作为鉴定病毒的一个指标;
    ⑤包膜脂蛋白可引起机体发热等中毒症状。病毒体的基本结构是核心和衣壳,其化学组成分别是核酸和蛋白质,构成核衣壳,称为裸露病毒体。

  • 第17题:

    简述活性污泥的形态及组成


    正确答案: 1、活性污泥的形态活性污泥的絮体形态与微生物组成、数量、污水中污染物的特性及外部条件絮体大小一般介于0.02~0.2mm,呈不定形状,微具土壤味。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达2000~10000m2/m3。
    2、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微生物内源呼吸和自身氧化的残留物;被污泥絮体吸附的难降解有机物;被污泥絮体吸附的无机物。
    活性污泥的净化功能主要取决于栖息在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活性污泥微生物以好氧细菌为主,也存活着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这些微生物群体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活性污泥中的细菌以异养型的原核细菌为主,对正常成熟的活性污泥,每毫升活性污泥中的细菌数大致在107~109个。细菌虽是微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活性污泥中哪些种属的细菌占优势,要看污水中所含有机物的成分以及活性污泥法运行操作条件等因素真菌构造较为复杂而且种类繁多,是多细胞的异养型微生物。与活性污泥法处理有关的真菌主要是霉菌。霉菌是微小的腐生或寄生的丝状真菌,它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及其它含氮化合物。但是,真菌的大量的增殖会产生污泥膨胀现象,严重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工作。真菌在活性污泥法中的出现往往与水质有关。原生动物的主要摄食对象是细菌。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主要有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三类。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生物,大多为好氧化能异养型菌。在活性污泥法的应用中,常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间接地判断污水处理的效果,所以原生动物又称为活性污泥系统的指示性动物。
    以细菌、原生动物以及活性污泥碎片为食的后生动物(如轮虫、线虫等)在活性污泥中不经常出现,特别是轮虫仅在有机物含量低且水质好的系统(即完全氧化型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才较多出现,因此轮虫又称为活性污泥系统的指示性动物,是出水水质好的标志。

  • 第18题:

    T4噬菌体粒子的形态为杆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9题:

    什么是活性污泥?简述其形态与组成。


    正确答案: 活性污泥是指活性污泥系统中的主体作用物质。
    形态:外观上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含水率。
    组成:活性污泥=Ma+Me+Mi+Mii

  • 第20题:

    简述油田水的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 (1)元素组成:油田水与天然水一样含有60种元素,其中含量多的有以下几种离子:阳离子Na+、K+、Ca2+、Mg2+;阴离子有Cl-、SO42+、HCO3-、CO32-,此外还有碘(I)、溴(Br)、硼(B)、锶(Sr)等。
    (2)有机组份:有环烷酸、环烷酸盐、酚和苯等,环烷酸可作为找油的标志。
    (3)溶解的气体组份:O2、N2、CO2、CH4、He等。

  • 第21题:

    单选题
    高尔基扁平囊具有极性,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顺面厚度为8μm,其形态和化学组成与内质网相似

    B

    顺面厚度为8μm,其形态和化学组成与质膜相似

    C

    顺面厚度为6μm,其形态和化学组成与内质网相似

    D

    顺面厚度为6μm,其形态和化学组成与质膜相似

    E

    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病毒体的结构、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

    正确答案: 病毒的基本结构:是由核心(DNA/RNA)和衣壳组成的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有包膜和包膜子粒。
    病毒体的化学组成:主要为核酸、蛋白质及糖类和脂类。
    ⑴病毒的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为病毒的增殖、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⑵病毒蛋白质:为病毒衣壳的全部和包膜的主要成分,具有如下的生物学作用:
    ①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的核酸酶和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
    ②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可特异地吸附在易感细胞表面受体并促使病毒穿入细胞内,是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亲嗜性的重要因素介导病毒体的核酸进入细胞;
    ③作为病毒的抗原,可以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④是病毒分类和鉴定的依据;
    ⑤构成病毒体的酶类,如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聚合酶、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酶等。病毒体的酶类对于病毒从感染细胞内释放、病毒核酸复制以及对宿主细胞的转化均具重要意义;
    ⑥有些病毒的蛋白质具有毒素样的作用,可使机体发热、血压下降、血细胞改变及出现中毒症状等。
    ⑶病毒体的脂类和糖类:主要存在于包膜中,与包膜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λ温和噬菌体的形态结构。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能以哪两种状态存在?

    正确答案: λ噬菌体也由一个直径约55nm的正20面体头部和一条长约150nm、粗约12nm的尾部构成。头部含有一条线状的DNA分子,长度约只有T偶数噬菌体的四分之一(约48KB.。包裹在头部外壳蛋白的这条DNA是通过尾部注入到细菌细胞内的。λ噬菌体侵染非溶源性细菌时,能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自主的,即营养体状态。处在这种状态时,λDNA不依赖寄主DNA而自行繁殖;另一种是整合的,即原噬菌体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时,λDNA成为寄主DNA的一部分,并与其同步繁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