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枳壳汤2功效与作用

题目

黄连枳壳汤2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黄连枳壳汤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芍药黄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大便下血,腹痛。活血行气,清热燥湿。

  • 第2题:

    葛根黄芩黄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表里两解,清热止利。外感表证未解,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心下痞,胸脘烦热,喘而汗出,口干而渴,苔黄,脉数。

  • 第3题:

    黄连枳壳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热痢疾。清热利湿,消积行滞。

  • 第4题:

    问答题
    黄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解析: 黄连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连9克甘草9克(炙)干姜9克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方论】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投,上下并治,以复中焦升降之职;更以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益胃和中。合而用之,能使寒散热消,中㵥挧汯牯机敲湥㸧탓⼼灳湡ാऊउ⼼

  • 第5题:

    问答题
    苏叶黄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症,呕恶不止;亦治妊娠恶阻。清热化湿,和胃止呕。
    解析: 苏叶黄连汤
    【来源】《湿热病篇》。
    【组成】川连0.9~1.2克苏叶0.6~0.9克
    【用法】煎汤服。
    【功用】清热化湿,和胃止呕。
    【主治】湿热症,呕恶不止;亦治妊娠恶阻。
    按: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中医妇科学》补。

  • 第6题:

    问答题
    黄连二陈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胎前受热,面色黄赤,手足湿,口吐黄涎酸粘。清热祛痰,和胃止呕,
    解析: 黄连二陈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
    【组成】半夏(姜制)陈皮茯苓生甘草黄连(姜炒)
    【用法】用生姜为引,水煎服。
    【功用】清热祛痰,和胃止呕,
    【主治】小儿胎前受热,面色黄赤,手足湿,口吐黄涎酸粘。

  • 第7题:

    问答题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人则吐。
    解析: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6克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主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人则吐。

  • 第8题:

    问答题
    黄连救苦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脑疽、发鬓、发颐及天行时毒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耳项俱肿者。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解析: 黄连救苦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组成】黄连升麻葛根柴胡赤芍川芎归尾连翘桔梗黄芩羌活防风金银花甘草节各3克
    【用法】用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临服入米酒200毫升,食后服。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脑疽、发鬓、发颐及天行时毒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耳项俱肿者。

  • 第9题:

    黄连膏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诸般外障,云翳蟹睛,血翳赤膜。

  • 第10题:

    阿胶枳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虚羸,大便秘涩。

  • 第11题:

    问答题
    家秘枳壳黄连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中热腹泻,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沉数。
    解析: 家秘枳壳黄连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川连枳壳木通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中热腹泻,发热口渴,唇干齿燥,面赤烦躁,小便赤涩,小腹中一泛即泻,一泻即止,少顷复痛复泻,肛门如火,粪色多黄,脉沉数。

  • 第12题:

    问答题
    川连枳壳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实腹胀,肚腹肘热,肛门热。
    解析: 川连枳壳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组成】川连枳壳木通甘草大腹皮地骨皮
    【用法】水煎服。
    【主治】脾实腹胀,肚腹肘热,肛门热。

  • 第13题:

    问答题
    黄连枳壳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痢疾,湿火伤于气分,腹痛后重。
    解析: 黄连枳壳汤2
    【来源】(症因脉治》卷四。
    【组成】川黄连枳壳陈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痢疾,湿火伤于气分,腹痛后重。

  • 第14题:

    问答题
    黄连枳壳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痢疾。清热利湿,消积行滞。
    解析: 黄连枳壳汤1
    【来源】《古今医统》卷三十六引《质疑方》。
    【组成】川黄连3克枳壳2.4克当归2.4克白芍药3克茯苓泽泻青皮槟榔各2.1克木香1.5克(磨汁入)甘草1.2克
    【用法】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6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00毫升,空腹时温服。
    【功用】清热利湿,消积行滞。
    【主治】湿热痢疾。
    【加减】湿热积滞,初作炽迫,加大黄、朴消各6克;白痢,加吴茱萸(炮)1.5克;腹痛,倍芍药,加延胡索,泽兰叶;赤白兼下,加桃仁、滑石,归尾、陈皮各1.5克;下痢后气虚,㵥挧汯牯机敲湥㸧탓⼼灳湡ാऊउ⼼摴ാ † ,dajs,isrnd

  • 第15题:

    问答题
    瓜蒌枳壳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郁症。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
    解析: 瓜蒌枳壳汤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组成】瓜蒌(去壳)枳实(麸炒)桔梗抚芎苍术(米泔浸)香附杏仁(去皮、尖)片芩(去朽)贝母(去心)各3克砂仁1.5克陈皮3克木香(另研)1.5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肩木香调服。
    【主治】痰郁症。动则喘满气急,痰嗽不出,胸胁痛,脉沉滑。

  • 第16题:

    问答题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解表发汗,清热利湿。
    解析: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来源】《伤寒论》。
    【异名】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组成】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赤小豆10克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生姜6克甘草6克(炙)
    【用法】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解表发汗,清热利湿。
    【主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方论】方中麻黄、杏仁、生姜辛散表邪,宣发郁热;连轺、生梓白皮、赤小豆清泄湿热;大枣、甘草调和脾胃。诸药合用,使表里宣通,湿热得以清泄,表解里和而黄疽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