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升麻散2功效与作用

题目

川升麻散2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川升麻散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升麻胃风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胃风。面肿似浮,能食,麻木,牙关紧急,目内蠕瞤。

  • 第2题:

    升麻葛根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心火炽盛,更兼浩饮嗜热,致患心痈,巨阙隐痛微肿,寒热,身痛,面赤,口渴引饮。

  • 第3题:

    川槿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一切顽癣。

  • 第4题:

    黄连升麻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口热生疮。

  • 第5题:

    茯苓升麻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孕妇转脬,小便不通。

  • 第6题:

    问答题
    川升麻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咽喉闭塞不通,疼痛,不能饮食。
    解析: 川升麻散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五。
    【组成】川升麻15克络石30克当归15克射干15克犀角屑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15克(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主治】咽喉闭塞不通,疼痛,不能饮食。

  • 第7题:

    问答题
    升麻清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内伤牙衄,右关脉洪数,肠胃积热者。
    解析: 升麻清胃散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升麻生地黄连丹皮栀子当归大黄(酒蒸)
    【用法】为末服。
    【主治】内伤牙衄,右关脉洪数,肠胃积热者。

  • 第8题:

    问答题
    川粉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月蚀疮及黄水等疮。
    解析: 川粉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组成】穿山甲(炒)铅粉(炒)轻粉(隔纸微炒)各等分
    【用法】上为末。掺患处;干则用麻油调敷,
    【主治】月蚀疮及黄水等疮。

  • 第9题:

    问答题
    升麻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寒,身体疼痛,头面如火,心胸烦躁,背膊壅闷,不思饮食。
    解析: 升麻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
    【组成】川升麻22克葛根30克(锉)前胡30克(去芦头)马牙消30克子芩15克知母15克赤芍药15克犀角屑1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玄参15克麦门冬30克(去心)大腹皮30克(锉)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15克,用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伤寒,身体疼痛,头面如火,心胸烦躁,背膊壅闷,不思饮食。

  • 第10题:

    问答题
    升麻葛根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心火炽盛,更兼浩饮嗜热,致患心痈,巨阙隐痛微肿,寒热,身痛,面赤,口渴引饮。
    解析: 升麻葛根汤2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七。
    【组成】山栀升麻葛根白芍柴胡黄芩各3克黄连木通甘草各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240毫升,不拘时服。
    【主治】心火炽盛,更兼浩饮嗜热,致患心痈,巨阙隐痛微肿,寒热,身痛,面赤,口渴引饮。

  • 第11题:

    问答题
    大圣浚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者。
    解析: 大圣浚川散
    【来源】《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异名】浚川散(《医学纲目》卷四引张子和)。
    【组成】大黄30克(煨)甘遂I.5克牵牛30克(头末)木香9克郁李仁30克芒消10克
    【用法】上药为散,每服3~6克,入生姜自然汁,和如稀糊服。
    【主治】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者。

  • 第12题:

    升麻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阳毒伤寒,身重背强,烦闷狂言,神志不清,面赤斑斑,状如锦纹,咽喉疼痛,及下脓血者。

  • 第13题:

    川升麻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热病口疮,壮热头痛,心神烦躁。

  • 第14题:

    大圣浚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水肿胀急,大便不通,大实大满者。

  • 第15题:

    浚川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水肿及单腹胀满,气促食减,遍身浮肿。理气消积,逐水退肿。

  • 第16题:

    问答题
    升麻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毒伤寒,身重背强,烦闷狂言,神志不清,面赤斑斑,状如锦纹,咽喉疼痛,及下脓血者。
    解析: 升麻散2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组成】川升麻30克当归15克(锉,微炒)黄芩22克犀角屑15克射干30克黄连22克(去须)地骨皮22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阳毒伤寒,身重背强,烦闷狂言,神志不清,面赤斑斑,状如锦纹,咽喉疼痛,及下脓血者。

  • 第17题:

    问答题
    升麻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丹毒,热疮。
    解析: 升麻膏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组成】升麻白薇漏芦连翘芒消黄芩各60克蛇衔枳实各90克栀子40枚蒴藋120克
    【用法】上十味,微捣,用水300毫升,浸半日,以猪膏300克煎令水气尽,去滓膏成。敷患处,一日三次。
    【主治】丹毒,热疮。

  • 第18题:

    问答题
    升麻补胃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因内伤服大黄、牵牛等泻下药,泄泻过多,腹中痛甚者。补气升阳,和中止痛。
    解析: 升麻补胃汤2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组成】甘草2.1克升麻柴胡草豆蔻黄耆各1.5克半夏0.9克当归身干姜各0,6克红花少许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空腹服。
    【功用】补气升阳,和中止痛。
    【主治】因内伤服大黄、牵牛等泻下药,泄泻过多,腹中痛甚者。

  • 第19题:

    问答题
    升麻饮子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发丹,赤如胭脂,成稍带白色,肿而壮热。
    解析: 升麻饮子2
    【来源】《医方类聚》卷二四九引《保童秘要》。
    【组成】升麻0.3克黄芩0.3克栀仁0.3克通草0.3克犀角0.15克大黄0.15克朴消0.9克(汤成下)
    【用法】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主治】小儿发丹,赤如胭脂,成稍带白色,肿而壮热。

  • 第20题:

    问答题
    浚川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肿及单腹胀满,气促食减,遍身浮肿。理气消积,逐水退肿。
    解析: 浚川丸2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七。
    【组成】大戟芫花(醋炒)沉香檀香南木香槟榔蓬莪术大腹皮(洗,焙干)桑白皮(锉,炒)各15克黑白牵牛(晒,研,取生末)巴豆(去壳、膜、心,存油)15粒
    【用法】上除牵牛末、巴豆外,前九味内有沉香、檀香、木香、槟榔不过火,余五味焙干,同沉香等为末,就加牵牛末和巴豆碎切在乳衅内,杵极细,入前药末同再杵匀,水煮面糊为丸,麻仁大。每服17丸,浓煎葱汤侯温,五更初空腹服下。去水来尽,停一日减用13丸,次减作9丸,再减至7丸,汤使服法如前,证退即止,
    【功用】理气消积,逐水退肿。
    【主治】水肿及单腹胀满,气促食减,遍身浮肿。

  • 第21题:

    问答题
    升麻溻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丹毒,痈肿。
    解析: 升麻溻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引《小品方》。
    【异名】升麻汤(《外台秘要》卷三十引《经心录》)。
    【组成】升麻漏芦芒消各60克栀子20枚黄芩90克蒴藋150克
    【用法】上六味,哎咀。以水6升,浸良久,煮取700毫升,放冷,以故帛染汁,榻诸丹毒上,常令湿。
    【主治】丹毒,痈肿。

  • 第22题:

    问答题
    川升麻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病口疮,壮热头痛,心神烦躁。
    解析: 川升麻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组成】川升麻30克玄参30克、黄连30克(去须)大青30克柴胡45克(去苗)知母30克黄芩30克甘草22克(炙微赤,锉)地骨皮22克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克,以水250毫升,入淡竹叶30~7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主治】热病口疮,壮热头痛,心神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