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活络汤功效与作用

题目

养肝活络汤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素体血虚,肝风内动,角弓反张,神昏仆倒,痉厥。养血补肝,祛风通络。
更多“养肝活络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温肝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肾阴寒,阴缩。

  • 第2题:

    养真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块,病已三载,颜色如故。通经消块。

  • 第3题:

    活络油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损伤筋脉,软组织硬化或粘连,局部疼痛,活动不利。活血通络。

  • 第4题:

    问答题
    养肝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泪,久视无力。养血补肝。
    解析: 养肝丸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车前子(酒蒸,焙)防风白芍药蕤仁(别研)熟地黄(酒蒸,焙)川芎楮实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温开水送下,不拘时候。
    【功用】养血补肝。
    【主治】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泪,久视无力。

  • 第5题:

    问答题
    固本养荣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多骨疽已成,脾胃虚弱,气血两虚,骨不吐出,或既出不能收敛。
    解析: 固本养荣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熟地白术山药人参牡丹皮山萸肉黄耆各3克甘草肉桂五味子各1.5克
    【用法】上药以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300毫升,空腹时服。
    【主治】多骨疽已成,脾胃虚弱,气血两虚,骨不吐出,或既出不能收敛。

  • 第6题:

    问答题
    养肝活络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素体血虚,肝风内动,角弓反张,神昏仆倒,痉厥。养血补肝,祛风通络。
    解析: 养肝活络汤
    【来源】《会约医镜》卷十五。
    【组成】当归6克白芍(酒炒)肉桂各3克蜜黄耆4.5克熟地6~9克秦艽防风木瓜阿胶(炒)各3克白术4.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血补肝,祛风通络。
    【主治】素体血虚,肝风内动,角弓反张,神昏仆倒,痉厥。
    【加减】如服药不应,可酌加附子、人参;如血虚有热者,可加生地6克,丹皮4,5克;如风甚不退,四肢拘挛,加钩藤6克。

  • 第7题:

    问答题
    补肝养荣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虚眩晕。
    解析: 补肝养荣汤
    【来源】《赤水玄珠》卷十六。
    【组成】当归川芎各6克芍药熟地陈皮各4.5克甘菊3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血虚眩晕。

  • 第8题:

    平肝清脑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发痉。新产之后,猝然抽风,神志不清,口眼抽动,牙关紧闭,两手紧握,舌苔薄腻或厚腻,脉象细紧或弦或滑。平肝熄风,清脑开窍。

  • 第9题:

    养肝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泪,久视无力。养血补肝。

  • 第10题:

    益气养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气血损伤,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软硬、赤白、痛否,日脯发热,或溃而不敛者。

  • 第11题:

    问答题
    养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热失调,久痢久泻,里急后重者。
    解析: 养脏汤
    【来源】《普济方》卷三九六。
    【组成】木香白芍药各3克诃子肉9克人参白术当归各9克甘草(炙)肉桂各12克罂粟壳(去筋蔓,蜜炙)30克
    【用法】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主治】寒热失调,久痢久泻,里急后重者。

  • 第12题:

    问答题
    养阴清肺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喘促气逆,甚至鼻翼掮动,脉数,养阴清肺。
    解析: 养阴清肺汤
    【来源】《重楼玉钥》卷上。
    【组成】生地6克麦冬3.6克甘草15克元参4.5克贝母2.5克(去心)丹皮2.5克薄荷1.5克炒白芍2.4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清肺。
    【主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拨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喘促气逆,甚至鼻翼掮动,脉数,
    【加减】体虚,加大熟地;热甚,加连翘,去白芍;燥甚,加天冬、茯苓。
    【方论】本方所治白喉,多属肺肾阴虚,复感时邪疫毒所致。治当滋养阴液,清肺解毒。方中生地养肾阴,麦冬养肺阴,玄参养阴增液,并可清热解毒,三者配伍,养阴清热之功益显;丹皮凉血而消肿;贝母润肺止咳,清热化痰;薄荷辛凉疏解,散邪利咽;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肺之功。
    【实验研究】抗白喉杆菌《福建中医药》1964(5):1~12,实验结果表明,本方对白喉杆菌有较高的抑菌和杀菌能力,对白喉杆菌在体外也有很高的“中和”作用,既破坏毒素的毒性,也破坏毒素的抗原性。其中抗菌力较强的药物为生地、丹皮、甘草;而中和毒性能力较强的有玄参、麦冬、贝母;白芍在两方面作用均较明显;而薄荷在两方面作用均较差。抗菌力量与“中和”毒素力量似乎是两种独立性能。从原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其抗菌作用都比原方为低,而“中和”毒性能力,则没有明显影响。

  • 第13题:

    问答题
    纯阳真人养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涩肠止泻,温补脾肾。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日夜无度,腹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及脱肛坠下。
    解析: 纯阳真人养脏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异名】真人养脏汤(《普济方》卷二一一)、养脏汤(《杏苑生春》卷四)。
    【组成】人参当归(去芦)白术(焙)各18克肉豆蔻(面裹,煨)15克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24克白芍药48克木香(不见火)42克诃子(去核)36克罂粟壳(去蒂、盖,蜜炙)108克
    【用法】上药锉为粗末,每服6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涩肠止泻,温补脾肾。
    【主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日夜无度,腹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及脱肛坠下。
    【禁忌】服药期间,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
    【加减】如脏腑滑泄夜起,久不愈者,可加炮附子3~4片。
    【方论】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肉桂温肾暖脾,并为君药;肉豆蔻助肉桂温补脾肾,诃子助粟壳涩肠止泻,人参、白术健脾益气,共为臣药;久利阴血耗伤,故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营,木香理气导滞,共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合白芍又能缓急止痛,是为使药。合用具有涩肠止泻,温补脾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