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定喘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哪个方剂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的功效

    A:旋覆代赭汤
    B:定喘汤
    C:半夏泻心汤
    D:橘皮竹茹汤
    E:苏子降气汤

    答案:A
    解析:
    旋覆代赭汤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 第2题:

    蛤蚧救喘丹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气喘,气血将脱者。

  • 第3题:

    祛痰定癫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癫痫。气虚有痰,卒然昏倒,口吐白沫,作牛马等声。

  • 第4题:

    定痛和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损伤瘀血疼痛,痛处固定,刺痛,拒按,局部多有青紫瘀斑或瘀肿,舌质紫暗,脉细而涩。

  • 第5题: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热咳嗽,咯痰稠粘,上气喘逆,咽喉不利,口舌干渴。

  • 第6题:

    定喘汤的主治证、临床表现以及功效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定喘汤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表现为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功效为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 第7题:

    其它
    (1).桑菊感冒片的功效是()|(2).止嗽定喘口服液的功效是()|(3).参苏丸的功效是()|(4).麻杏甘石汤的功效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定痛和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损伤瘀血疼痛,痛处固定,刺痛,拒按,局部多有青紫瘀斑或瘀肿,舌质紫暗,脉细而涩。
    解析: 定痛和血汤
    【来源】《伤科补要》卷三。
    【组成】乳香没药红花当归秦艽川断蒲黄五灵脂桃仁
    【用法】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损伤瘀血疼痛,痛处固定,刺痛,拒按,局部多有青紫瘀斑或瘀肿,舌质紫暗,脉细而涩。

  • 第9题:

    问答题
    苏葶定喘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邪攻肺,喘满不得卧,面身水肿,小便不利。泻肺定喘。
    解析: 苏葶定喘丸
    【来源】《医宗金鉴》卷三十。
    【异名】苏葶丸(《医宗金鉴》卷五十三)。
    【组成】苦葶苈子(研泥)南苏子(研泥)各等分
    【用法】上二味和匀,用枣肉为小丸,阴干,瓷罐盛之。每服9克,于夜三更时白汤下。以利四五次为度,利多则减服之,次日身体软弱无力,则隔一日或隔二日服之。形气弱者,先减半服之,有效再渐加。
    【功用】泻肺定喘。
    【主治】饮邪攻肺,喘满不得卧,面身水肿,小便不利。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盐、酱。

  • 第10题:

    问答题
    散结定疼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产后少腹疼痛,甚则结成一块,按之愈疼。补血行瘀,散结止痛。
    解析: 散结定疼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异名】散结安枕汤(《辨证录》卷十二)。
    【组成】当归30克(酒洗)川芎15克(酒洗)丹皮6克(炒)益母草9克黑芥穗6克乳香3克(去油)山楂10粒(炒黑)桃仁7粒(泡,去皮、尖,研)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血行瘀,散结止痛。
    【主治】妇人产后少腹疼痛,甚则结成一块,按之愈疼。

  • 第11题:

    问答题
    定喘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现用于支气管哮喘3728206'>──帮助中心 Ì⟬挸頀Ȝ丁沉丸
    解析: 定喘汤
    【来源】《扶寿精方》。
    【异名】千金定喘汤(《寿世保元》卷三)。
    【组成】白果21枚(去壳,炒黄色,分破)麻黄款冬花桑皮(蜜炙)各9克苏子6克,法制半夏(如无,甘草煎汤,泡七次)9克杏仁(去皮、尖)黄芩(微炒)各4.5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锉碎。用水45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服150毫升,不拘时,徐徐服之。
    【功用】宜肺平喘,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壅肺,哮喘咳嗽,痰稠色黄,胸闷气喘,喉中有哮鸣声,或有恶寒发热,舌苔薄黄,脉滑数。现用于支气管哮喘3728206'>──帮助中心 Ì⟬挸頀Ȝ丁沉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组成】甘草(炙)蔼青皮(去瓤,锉,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寇仁各150克白术(锉,微炒)1.2干克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胃,取皮)各300克肉桂(去粗皮)口干姜(炮裂)各75克麝香(别研)30克

  • 第12题:

    问答题
    定喘饼子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喘嗽。
    解析: 定喘饼子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
    【组成】芫花(醋浸一宿,炒)桑白皮吴茱萸(炒)陈皮(去白)各30克寒食面90克马兜铃30克白牵牛90克(半生半炒,取净末60克)
    【用法】上药为末,入牵牛末和匀,滴水和丸,如樱桃大,捏作饼子。取热灰半碗,于铛内同炒饼子热,每服1饼,如心头不快,加1饼或2饼,烂嚼,临卧时用马兜铃汤送下。至明微利下,神效。
    【主治】喘嗽。
    【禁忌】孕妇忌服。

  • 第13题:

    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均可治喘咳,如何区别运用?


    正确答案: 苏子降气汤所治之喘咳乃属上实下虚者。所谓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致肺气不宣,而见胸膈满闷,喘咳多痰之症;下虚是指肾阳虚乏,表现为腰酸脚软,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等症。定喘汤用于素体痰热内蕴,复感风寒者;以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勾特点。

  • 第14题:

    定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肾气郁,经来断续,或前或后,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少腹胀痛,或乳房胀痛连及两胁。

  • 第15题:

    苏葶定喘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饮邪攻肺,喘满不得卧,面身水肿,小便不利。泻肺定喘。

  • 第16题:

    定喘饼子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喘嗽。

  • 第17题:

    人参定喘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气不足,久咳不止,上喘气急,喉中涎声,胸满气逆,坐卧不安,饮食不下;及小儿久病,肺气喘急,喉中涎声,胸隔不利,呕吐痰沫。

  • 第18题:

    问答题
    定崩四物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风湿袭于冲任,不能去瘀生新,以致崩漏如豆汁,腹胁阵痛,脉浮涩微数。
    解析: 定崩四物汤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组成】生地15克(炒松)白芷4.5克(炒黑)白芍4.5克(醋炒)川芎3克当归9克(醋炒)蒲黄9克(炒炭)阿胶9克(血余炭炒)小蓟根9克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功用】去瘀生新,止血定崩。
    【主治】产后风湿袭于冲任,不能去瘀生新,以致崩漏如豆汁,腹胁阵痛,脉浮涩微数。

  • 第19题:

    问答题
    苏子降气汤与定喘汤均可治喘咳,如何区别运用?

    正确答案: 苏子降气汤所治之喘咳乃属上实下虚者。所谓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致肺气不宣,而见胸膈满闷,喘咳多痰之症;下虚是指肾阳虚乏,表现为腰酸脚软,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等症。定喘汤用于素体痰热内蕴,复感风寒者;以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舌苔黄腻,脉滑数勾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肺热咳嗽,咯痰稠粘,上气喘逆,咽喉不利,口舌干渴。
    解析: 清热宁嗽化痰定喘丸
    【来源】《寿世保元》卷三。
    【组成】橘红15克青黛9克贝母21克胆星30克天花粉21克桑白皮21克杏仁(去皮、尖)21克桔梗21克黄芩15克前胡21克甘草0.9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1丸,淡姜汤化下,
    【主治】肺热咳嗽,咯痰稠粘,上气喘逆,咽喉不利,口舌干渴。

  • 第21题:

    问答题
    定喘汤的主治证、临床表现以及功效各是什么?

    正确答案: 定喘汤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哮喘。表现为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功效为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麻黄定喘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解析: 麻黄定喘汤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三。
    【组成】麻黄(去节)2.4克杏仁14粒(泡,去皮、尖,研)厚朴(姜制)2.4克款冬花(去梗)桑皮(蜜炙)苏子(微炒,研)各3克甘草(生炙)各1.2克黄芩半夏(姜制)各3.6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滓。以生银杏7枚,捣烂入药,绞去滓,乘热服之。去枕仰卧,暖覆取微汗。
    【功用】宣肺平喘,清热化痰。
    【主治】寒包热邪,哮喘痰嗽,遇冷即发。
    【方论】本方证系寒邪外束,热壅于内,肺失宣降所致。方中麻黄宣肺平喘,黄芩、桑白皮清降肺热,苏子、杏仁降气化痰,厚朴、半夏宽中理气,燥湿化痰,款冬花润肺止咳,甘草和中缓急,银杏敛肺定喘。诸药合用,俾痰热内消,寒邪外解,肺府清而喘逆自止。

  • 第23题:

    问答题
    定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肾气郁,经来断续,或前或后,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少腹胀痛,或乳房胀痛连及两胁。
    解析: 定经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上。
    【组成】菟丝子(酒炒)30克白芍(酒炒)30克当归30克(酒洗)大熟地15克(九蒸)山药15克白茯苓9克芥穗6克(炒黑)柴胡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舒肝补肾,养血调经。
    【主治】肝肾气郁,经来断续,或前或后,行而不畅,有块,色正常,少腹胀痛,或乳房胀痛连及两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