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干呕,吐逆,吐涎沫者,应用()

    • A、生姜半夏汤
    • B、半夏干姜散
    • C、吴茱萸汤
    • D、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 E、猪苓散

    正确答案:B

  • 第2题:

    葛根加半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直拘急,无汗,口不渴,呕逆,苔白,脉浮者。发汗解表,舒筋止呕。

  • 第3题:

    干呕而利者,应选用()

    • A、半夏泻心汤
    • B、生姜半夏汤
    • C、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 D、桃花汤
    • E、半夏干姜散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半夏生姜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胃中有寒之哕逆。

  • 第5题: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谈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养血通络,散寒降逆。

  • 第6题:

    症见发热、腹痛,下利秽臭,干呕,口渴欲饮,脉数者,治宜选用()

    • A、半夏泻心汤
    • B、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 C、生姜半夏汤
    • D、白头翁汤
    • E、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问答题
    黄芩半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喘证由于寒包热者。
    解析: 黄芩半夏汤
    【来源】《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医经大旨》。
    【组成】半夏枳壳黄芩(酒炒)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
    【用法】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取320毫升,空腹时服。
    【主治】喘证由于寒包热者。
    【加减】天寒,加桂枝。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何方中使用了生姜汁:()
    A

    小半夏汤

    B

    半夏生姜汤

    C

    橘皮汤

    D

    半夏泻心汤

    E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半夏生姜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胃中有寒之哕逆。
    解析: 半夏生姜汤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组成】生姜15克(切)半夏(洗)10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温胃降逆。
    【主治】胃中有寒之哕逆。

  • 第10题:

    单选题
    干呕,吐逆,吐涎沫者,应用()
    A

    生姜半夏汤

    B

    半夏干姜散

    C

    吴茱萸汤

    D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E

    猪苓散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干呕而利的治方是()。
    A

    半夏泻心汤

    B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C

    半夏干姜汤

    D

    小半夏加茯苓汤

    E

    生姜半夏汤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仲景治呕有几首姜夏同用的方剂,但炮制及煎法各不相同,下列哪方用顿服法?()
    A

    半夏干姜汤

    B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C

    半夏泻心汤

    D

    生姜半夏汤

    E

    小半夏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何方中使用了生姜汁:()

    • A、小半夏汤
    • B、半夏生姜汤
    • C、橘皮汤
    • D、半夏泻心汤
    • E、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请比较仲景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的异同。


    正确答案: 两方证均有呕吐与下利。其中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证属肠热而胃不和,热利腹痛为主,兼见干呕,主治肠而兼治胃;半夏泻心汤证证属寒热互结中焦,气机痞塞,升降失常,以呕而心下痞为主,兼见肠鸣下利,主治胃而兼治肠。

  • 第15题:

    临床如何区别运用半夏泻心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正确答案: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证,临床以上见呕吐,下见肠鸣,中见心下痞,尤其心下痞为主症。病位在中焦,兼见于肠,故治疗重点在中焦,以半夏泻心汤散结除痞,和胃降逆,主治胃而兼治肠。方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降逆,黄芩、黄连苦寒燥湿清热,辛开苦泄,痞结得散,人参、甘草、大枣补虚安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升降有度,中焦通畅,则诸症自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干呕而利,证属大肠邪热,上迫于胃,故以下利腹痛,利下臭秽为主症,兼见干呕。病位重点在肠,兼见于胃,治疗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和胃降逆,主治肠而兼治胃。方中黄芩汤清热止利,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 第16题:

    黄芩半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喘证由于寒包热者。

  • 第17题:

    越婢加半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肺胀,咳嗽上气,胸满气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宣肺泄热,止咳平喘。

  • 第18题:

    问答题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而兼呕者。
    解析: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黄芩9克芍药6克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半夏6克(洗)生姜4.5克(切。一方9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100毫升。
    【主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而兼呕者。

  • 第19题:

    单选题
    呕而胸满者,治用()
    A

    小半夏汤

    B

    半夏泻心汤

    C

    茱萸汤

    D

    半夏干姜散

    E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临床如何区别运用半夏泻心汤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正确答案: 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司之证,临床以上见呕吐,下见肠鸣,中见心下痞,尤其心下痞为主症。病位在中焦,兼见于肠,故治疗重点在中焦,以半夏泻心汤散结除痞,和胃降逆,主治胃而兼治肠。方中半夏、干姜辛温散寒降逆,黄芩、黄连苦寒燥湿清热,辛开苦泄,痞结得散,人参、甘草、大枣补虚安中,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升降有度,中焦通畅,则诸症自愈。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干呕而利,证属大肠邪热,上迫于胃,故以下利腹痛,利下臭秽为主症,兼见干呕。病位重点在肠,兼见于胃,治疗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清热止利,和胃降逆,主治肠而兼治胃。方中黄芩汤清热止利,半夏、生姜和胃止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葛根加半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直拘急,无汗,口不渴,呕逆,苔白,脉浮者。发汗解表,舒筋止呕。
    解析: 葛根加半夏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甘草6克(炙)芍药6克桂枝6克(去皮)生姜6克(切)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用法】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葛根、麻黄,减至800毫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覆取微似汗。
    【功用】发汗解表,舒筋止呕。
    【主治】外感风寒,头痛,项背强直拘急,无汗,口不渴,呕逆,苔白,脉浮者。

  • 第22题:

    问答题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谈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养血通络,散寒降逆。
    解析: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当归9克芍药9克甘草6克(炙)通草3克桂枝9克(去皮)细辛1.5克生姜15克(切)吴茱萸5克大枣5枚(擘)
    【用法】以水400毫升,清酒4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功用】养血通络,散寒降逆。
    【主治】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谈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

  • 第23题:

    单选题
    干呕而利者,应选用()
    A

    半夏泻心汤

    B

    生姜半夏汤

    C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D

    桃花汤

    E

    半夏干姜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