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产后血崩。
更多“升举大补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鹿茸大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男子、妇人诸虚不足,及产后血气耗伤,一切虚损。大补精气。

  • 第2题:

    托里举斑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斑疹误下,邪留血分,斑毒内陷。扶正托里,和血解毒。

  • 第3题:

    气虚型子宫脱垂应选用()

    • A、升陷汤
    • B、大补元煎
    • C、补中益气汤
    • D、举元煎
    • E、生脉散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升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骨槽风,及咽喉、耳内肿痛者。

  • 第5题:

    举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妊娠转胞,小便不通者。

  • 第6题:

    问答题
    托里举斑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斑疹误下,邪留血分,斑毒内陷。扶正托里,和血解毒。
    解析: 托里举斑汤
    【来源】《瘟疫论》卷上。
    【组成】白芍当归各3克升麻1.5克白芷2.1克柴胡2.1克川山甲6克(炙黄)
    【用法】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功用】扶正托里,和血解毒。
    【主治】斑疹误下,邪留血分,斑毒内陷。

  • 第7题:

    单选题
    治疗产后小便不通气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圣愈汤

    B

    升举大补汤

    C

    举元煎

    D

    补中益气汤

    E

    补气通脬饮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大补黄耆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虚劳气血俱虚,自汗盗汗。
    解析: 大补黄耆汤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四。
    【异名】黄耆大补汤(《杏苑生春,卷五)。
    【组成】黄耆(蜜炙)防风(去芦)川芎山茱萸肉(去核)当归(去芦,酒浸)白术(炒)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甘草(炙)人参(去芦)五味子各30克白茯苓(去皮)45克熟干地黄60克(洗)肉苁蓉90克(酒浸)
    【用法】上药嚼咀。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枣子1枚,同煎至3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调养气血。
    【主治】虚劳气血俱虚,自汗盗汗。

  • 第9题:

    问答题
    十全大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温补气血。
    解析: 十全大补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异名】十全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补汤《仁斋直指》卷十五)。
    【组成】人参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芎地黄(洗,酒蒸,焙)茯苓(焙)白术(焙)甘草(炙)黄耆(去芦)川当归(洗,去芦)白芍药各等分
    【用法】上药十昧,锉为细末。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2个,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时候温服。
    【功用】温补气血。
    【主治】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忱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以及疮疡不敛,妇女崩漏等。
    【方论】本方是由四君子汤合四物汤再加黄耆、肉桂所组成。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耆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著。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 第10题:

    问答题
    举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妊娠转胞,小便不通者。
    解析: 举气汤
    【来源】《杏苑生春》卷八。
    【组成】当归川芎橘皮人参白术各3克甘草1.5克熟地黄半夏各2.5克白芍2克
    【用法】上药哎咀。水煎,空腹时服。服后探吐,再服再吐。
    【主治】妊娠转胞,小便不通者。

  • 第11题:

    单选题
    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圣愈汤

    B

    升举大补汤

    C

    举元煎

    D

    补中益气汤

    E

    补气通脬饮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升举大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血崩。
    解析: 升举大补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组成】黄耆白术陈皮各1.2克人参6克炙甘草升麻各1.2克当归熟地黄各6克麦门冬3克川芎3克白芷1.2克炒黄连0.9克荆介穗(炒黑)1.2克
    【用法】加大枣,水煎服。
    【主治】产后血崩。
    【加减】汗多,加麻黄根3克,浮小麦9克;大便不通,加肉苁蓉3克。

  • 第13题:

    大补黄耆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虚劳气血俱虚,自汗盗汗。

  • 第14题:

    升阳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 第15题:

    升阳益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 第16题:

    升阳举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 第17题:

    单选题
    气虚型产后血崩应选(  )。
    A

    补中益气汤

    B

    八珍汤

    C

    归脾汤

    D

    升举大补汤

    E

    四君子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气虚型产后血崩主要证候:新产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血色鲜红,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虚数。治疗法则:补气固冲,摄血止崩。方药举例:升举大补汤。

  • 第18题:

    问答题
    鹿茸大补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男子、妇人诸虚不足,及产后血气耗伤,一切虚损。大补精气。
    解析: 鹿茸大补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组成】白茯苓(去皮)鹿茸(制)杜仲(炒,去丝)当归(酒浸)肉苁蓉(酒浸,焙)黄耆(蜜炙)各60克石斛(酒浸,蒸)白术(煨)五味子附子(炮)肉桂人参白芍药半夏各45克甘草15克熟干地黄(酒浸,蒸)90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加生姜3片,大枣1枚,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空腹时热服。
    【功用】大补精气。
    【主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及产后血气耗伤,一切虚损。

  • 第19题:

    问答题
    升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骨槽风,及咽喉、耳内肿痛者。
    解析: 升桔汤
    【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组成】升麻桔梗昆布连翘射干甘草各等分
    【用法】水煎,空腹时温服。
    【主治】骨槽风,及咽喉、耳内肿痛者。

  • 第20题:

    单选题
    气虚型产后血崩应选()。
    A

    补中益气汤

    B

    八珍汤

    C

    归脾汤

    D

    升举大补汤

    E

    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举胎四物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孕妇转胞,胞系了戾,小便不通,饮食如常,心烦不得卧者。补气养血,升提举胎。
    解析: 举胎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组成】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人参白术各6克陈皮升麻各3克
    【用法】上药锉碎。水煎服。服后用探吐法,吐后再服再吐,如此三四次。
    【功用】补气养血,升提举胎。
    【主治】孕妇转胞,胞系了戾,小便不通,饮食如常,心烦不得卧者。

  • 第22题:

    问答题
    升阳举经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解析: 升阳举经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组成】肉桂(去皮,盛夏不用)白芍药红花各1.5克细辛1.8克人参熟地黄川芎各3克独活黑附子(炮裂,去皮、脐)炙甘草各5克羌活藁本防风各6克白术当归黄耆柴胡各9克桃仁(汤浸,去皮、尖)10个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时热服。
    【主治】妇人经水不止,右尺脉按之空虚,属气血俱脱者。

  • 第23题:

    问答题
    升阳顺气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
    解析: 升阳顺气汤
    【来源】《内外伤辨》卷上。
    【异名】强胃汤(《脾胃论》卷下)。
    【组成】黄耆30克半夏9克(汤洗七次)草豆蔻6克神曲(炒)4.5克升麻柴胡当归身陈皮各3克甘草(炙)黄柏各1.5克人参(去芦)0.9克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饮食不节,劳役所伤,腹胁满闷,短气,遇春则口淡无味,遇夏虽热,犹有畏寒,饥则常如饱,不喜食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