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肝胆椰火与痰涎凝结而成之瘰疬。化痰软坚,健脾清肝,通气活血。
更多“消瘰丸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瘿病之肝火痰瘀证,治宜用

    A.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B.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
    C.龙胆泻肝丸
    D.一贯煎合消瘰丸
    E.天王补心丸

    答案:B
    解析:
    选项A中六味地黄丸为滋补之剂,不适宜治疗痰火之证。C善泻肝火,无法兼顾痰凝之弊。D中一贯煎乃滋阴疏肝之剂。单独使用天王补心丹亦无法降火化痰软坚。故本题选B。

  • 第2题:

    消瘰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清热滋阴,化痰散结。

  • 第3题:

    消谷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虚弱,不能消化水谷,朐膈痞闷,腹胁膨胀,日久不愈,食减嗜卧,口无味者。温中健脾。

  • 第4题:

    消瘰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瘰疬。化痰散结。

  • 第5题:

    消积通经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人气滞血瘀,腹有血瘕,脐下胀痛;或月经不行,发热体倦者。行气解郁,破血通经。

  • 第6题:

    琥珀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生精血,去恶血。妇人胎前产后,疝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风痹,手足凌疼,死胎不出,胎衣不下等。

  • 第7题:

    问答题
    消瘰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胆椰火与痰涎凝结而成之瘰疬。化痰软坚,健脾清肝,通气活血。
    解析: 消瘰丸2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牡蛎(煅)300克生黄耆120克三棱60克莪术60克朱血竭30克生明乳香30克生明没药30克龙胆草60克玄参90克浙贝母60克
    【用法】上药十味,共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9克,用海带15克,洗净切丝,煎汤送下,日再服。
    【功用】化痰软坚,健脾清肝,通气活血。
    【主治】肝胆椰火与痰涎凝结而成之瘰疬。
    【方论】此方重用牡蛎、海带以消痰软坚,为治瘰疬之主药。恐脾胃弱者,久服有碍,故用黄耆、三棱、莪术以开胃健脾,使脾胃强壮,自能运化药力,以达病所。且此证之根在于肝胆,而三棱、莪术善理肝胆之郁。此证之成,坚如铁石,三棱、莪术善开至坚之结。又佐以血竭、乳香、没药,以通气活血,使气血毫无滞碍,瘰疬自易消散也。而犹恐少阳之火炽盛,加胆草直入肝胆以泻之,玄参、贝母清肃肺金以镇之。

  • 第8题:

    问答题
    消结神应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痈毒。清热解毒,消结散痈。
    解析: 消结神应丸
    【来源】《幼科发挥》卷二。
    【组成】黄芩(酒炒)黄连(炒)山栀仁生贝母海昆布(酒洗)海藻(酒洗)桔梗麦蘖(炒)各4.5克紫背天葵玄参连翘瞿麦各6克薄荷叶4.5克
    【用法】上药共为末,酒煮稀糊为丸,芡实大。每服1丸,酒下。
    【功用】清热解毒,消结散痈。
    【主治】小儿痈毒。

  • 第9题:

    单选题
    瘿病之肝火痰瘀证,治宜用()。
    A

    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B

    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

    C

    龙胆泻肝丸

    D

    一贯煎合消瘰丸

    E

    天王补心丸


    正确答案: D
    解析: 选项A中六味地黄丸为滋补之剂,不适宜治疗痰火之证。C善泻肝火,无法兼顾痰凝之弊。D中一贯煎乃滋阴疏肝之剂。单独使用天王补心丹亦无法降火化痰软坚。故本题选B。

  • 第10题:

    问答题
    消乳岩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乳岩。清肝解郁,化瘀消岩。
    解析: 消乳岩丸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
    【组成】夏枯草蒲公英各120克金银花漏芦各60克山茨菇雄鼠粪(两头尖)川贝母(去心)连翘金橘叶白芷甘菊花没药(去油)瓜蒌仁乳香(去油)茜草根甘草广陈皮紫花地丁各45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早晚食后用温开水送下6~9克。一方去瓜蒌仁,加天花粉、桔梗、广胶,用夏枯草熬膏为丸,
    【功用】清肝解郁,化瘀消岩。
    【主治】乳岩。
    【禁忌】服药期间,戒气恼。

  • 第11题:

    问答题
    消瘰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瘰疬。化痰散结。
    解析: 消瘰膏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生半夏30克生山甲9克生甘草3克生马钱子12克(剪碎)皂角9克朱血竭6克
    【用法】用香油煎枯去滓,加黄丹收膏,火候到时,将血竭研细搀膏中,熔化和匀,随疮大小摊作膏药。临用时,每药一帖,加麝香少许。
    【功用】化痰散结。
    【主治】瘰疬。

  • 第12题:

    瘿病之心肝阴虚证治宜

    A、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B、丹栀逍遥消瘰丸、天王补心丹
    C、龙胆泻肝丸
    D、一贯煎合消瘰丸
    E、天王补心丹

    答案:E
    解析:

  • 第13题:

    瘿病之肝火痰瘀证,治宜()

    • A、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 B、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天王补心丹
    • C、龙胆泻肝丸
    • D、一贯煎合消瘰丸
    • E、天王补心丹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消风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痰风厥,涎潮不利,半身不遂,失音不语,留饮飧泄,痰实呕逆,旋晕,口歪搐搦,僵仆目眩,小儿惊悸狂妄,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咽膈不通,偏正头痛。祛风化痰。

  • 第15题:

    消结神应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痈毒。清热解毒,消结散痈。

  • 第16题:

    消癖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疟母,食癥,痰癖,饮癖。活血祛瘀,化积消癖。

  • 第17题:

    问答题
    消瘰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清热滋阴,化痰散结。
    解析: 消瘰丸1
    【来源】《医学心悟》卷四。
    【异名】消疠丸(《疡医大全》卷十八)。
    【组成】元参(蒸)牡蛎(煅,醋研)贝母(去心,蒸)各120克
    【用法】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开水下,日二服。
    【功用】清热滋阴,化痰散结。
    【主治】肝肾阴号所致的瘰疠。
    【方论】本方所治瘰疠,是由肝肾阴亏,肝火郁结,灼津为痰而成。方中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牡蛎软坚散结;贝母清热化痰。三药合用,可使阴复热除,痰化结散,使瘰疠自消。亦可用于痰核,瘿瘤属痰火结聚者。

  • 第18题:

    问答题
    三棱消积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解析: 三棱消积丸
    【来源】《内外伤辨》卷下。
    【组成】京三棱(炮)广茂(炒)炒曲各21克青橘皮巴豆(和糯米或粳米炒黑焦,去米)茴香(炒)陈橘皮各15克丁皮益智各9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加至20丸,空腹时用温生姜汤送下。如大便已通,止后服。
    【主治】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

  • 第19题:

    问答题
    消癖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疟母,食癥,痰癖,饮癖。活血祛瘀,化积消癖。
    解析: 消癖丸2
    【来源】《幼科发挥》卷三。
    【组成】三棱(即鱼形者)莪术(名醋浸炒)陈皮枳壳(麸炒)厚朴(姜汁炒)山茱萸使君子夜明砂黄连(炒)木香干姜(炒)各60克海藻(洗净)15克神曲麦蘖半夏曲各6克干蟾(炙)九肋鳖甲(醋炒)各9克
    【用法】共为末,酒煮面糊为丸,麻子大。每服5~10丸,米饮下。
    【功用】活血祛瘀,化积消癖。
    【主治】疟母,食癥,痰癖,饮癖。

  • 第20题:

    单选题
    瘿病之心肝阴虚证治宜(  )。
    A

    六味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

    B

    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天王补心丹

    C

    龙胆泻肝丸

    D

    一贯煎合消瘰丸

    E

    天王补心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消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积阻结肠胃,心腹痛如锥刀所刺,胀满欲死者。祛寒攻积。
    解析: 消石丸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
    【组成】消石30克川大黄45克(锉碎,微炒)巴豆3~7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出油)附子22.5克(炮裂,去皮、脐)干姜22.5克《炮裂,锉)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麻子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5丸。
    【功用】祛寒攻积。
    【主治】寒积阻结肠胃,心腹痛如锥刀所刺,胀满欲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