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八味丸2功效与作用

题目

加减八味丸2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加减八味丸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四味萸连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胃不和,腹胀,噫气,吞酸,食不能化。清肝和胃。

  • 第2题:

    八味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泄泻,不思饮食,水谷不化者。

  • 第3题:

    加减火府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心经蕴热,头目壅赤,小便秘涩。清心泻火。

  • 第4题:

    增益八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男子肝肾两虚,阳衰精亏所产生的堵证。滋肾补肝,壮阳益精,强筋壮骨。

  • 第5题:

    加减八味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消渴。

  • 第6题:

    加减六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痔疮。

  • 第7题:

    问答题
    九味芦荟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肝脾疳积,体瘦,热渴,大便不调或瘰疠结核,耳内生疮等症。
    解析: 九味芦荟丸2
    【来源】《明医杂著》。
    【组成】胡黄连黄连芦荟木香芜荑(炒)青皮白雷丸鹤膝草各30克麝香9克
    【用法】上药为未,蒸饼糊丸,麻子大。每股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
    【主治】小儿肝脾疳积,体瘦,热渴,大便不调或瘰疠结核,耳内生疮等症。

  • 第8题:

    问答题
    加减八味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消渴。
    解析: 加减八味丸1
    【来源】《集验背疽方》。
    【组成】熟干地黄(拣好者买,制度过,焙,锉)60克真山药(锉细,微炒)山茱萸(去核取肉,焙干)各30克肉桂(削去粗皮,锉,不见火,用30克别研,取净细末)15克泽泻(水洗,锉作块,用无灰酒湿润,瓦器上蒸五次,锉,焙)牡丹皮(去心、枝梗,锉,炒)白茯苓(去黑皮,锉,焙)各24克北真五味子(拣去枝梗,慢火炒至透,别研过筛)45克
    【用法】上药研末过筛,取细末,炼蜜候冷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无灰酒或盐汤任下。
    【主治】消渴。
    按:原书中说:痈疽预服此方,可"不生渴疾";"未发疽人,或先有渴症,合服此药,渴疾既安,疽亦不作"。

  • 第9题:

    问答题
    加减葶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肺热,致成龟胸,其胸高起状如龟样者。清肺泻火。
    解析: 加减葶苈丸
    【来源】《片玉心书》卷五。
    【组成】大黄(煨)天冬(去心)杏仁(去皮、尖,另研)百合桑白皮(炒)木通甜葶苈(炒)
    【用法】蜜丸。滚白水进下。
    【功用】清肺泻火。
    【主治】小儿肺热,致成龟胸,其胸高起状如龟样者。

  • 第10题:

    问答题
    加减六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痔疮。
    解析: 加减六味丸
    【来源】《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大熟地(九蒸九晒)大生地(酒洗)各90克山药(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45克泽泻(盐水蒸)30克当归(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壳,隔纸炒)丹参(酒蒸)各60克自败龟版(浸净童便,炙酥,研为极细末)远志(去心,甘草水泡,蒸)各120克
    【用法】共为末,用金石斛120克、金银花360克熬膏,和炼蜜为丸。每早淡盐汤送下12克。
    【主治】痔疮。

  • 第11题:

    问答题
    加减八味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痈疽疮疡痊后及将痊,肾水枯竭,不能上润,以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济,心中烦躁,口干渴甚,小便频数;或白浊阳痿,饮食不多,肌肤渐削;或腿肿脚先瘦,口舌生疮不绝。生肾水,降心火。
    解析: 加减八味丸2
    【来源】《寿世保元》卷九。
    【组成】怀生地黄250克(好酒拌,砂锅内蒸半日,捣膏)山药30克石枣120克(净肉,酒蒸,捣膏)桂心(去皮)泽泻(切片,蒸,焙干)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各15克辽五味子75克
    【用法】上药为末,入枣膏,加炼蜜少许,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功用】生肾水,降心火。
    【主治】痈疽疮疡痊后及将痊,肾水枯竭,不能上润,以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济,心中烦躁,口干渴甚,小便频数;或白浊阳痿,饮食不多,肌肤渐削;或腿肿脚先瘦,口舌生疮不绝。

  • 第12题:

    问答题
    四味萸连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胃不和,腹胀,噫气,吞酸,食不能化。清肝和胃。
    解析: 四味萸连丸2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组成】吴茱萸(炒)黄连(炒)神曲荷叶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煮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白汤下。黄连当量病微甚,或炒黑、炒黄用之。
    【功用】清肝和胃。
    【主治】肝胃不和,腹胀,噫气,吞酸,食不能化。

  • 第13题:

    八仙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喘嗽。

  • 第14题:

    四味鹿茸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肾督脉皆虚,咳嗽吐血,脉虚无力,上热下寒。

  • 第15题:

    八味理中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 第16题:

    加减固本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年老神衰健忘。

  • 第17题:

    九味芦荟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肝脾疳积,体瘦,热渴,大便不调或瘰疠结核,耳内生疮等症。

  • 第18题:

    问答题
    八仙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喘嗽。
    解析: 八仙丸2
    【来源】《普济方》卷一六三。
    【组成】大枣3个(去核,纸裹巴豆,慢火烧烟尽)天南星(炮)30克半夏小皂角(炙黄,去皮、子)甘草(炒)款冬花白矾(枯)各15克巴豆7枚杏仁35个(去皮,炒)
    【用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温菜齑汁下。喘嗽细嚼,烧萝卜、栗子、生姜汤送下。
    【主治】喘嗽。

  • 第19题:

    问答题
    香茸八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肾与督脉皆虚,头眩眼黑。
    解析: 香茸八味丸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六。
    【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萸肉120克干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去皮)90克丹皮90克沉香30克鹿茸1具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或温酒送下。
    【主治】肾与督脉皆虚,头眩眼黑。

  • 第20题:

    问答题
    加减固本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年老神衰健忘。
    解析: 加减固本丸2
    【来源】《类证治裁》卷四。
    【组成】熟地天冬各45克麦冬炙草茯苓各30克人参菖蒲远志朱砂各15克
    【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40丸,温开水送下。
    【主治】年老神衰健忘。

  • 第21题:

    问答题
    增益八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男子肝肾两虚,阳衰精亏所产生的堵证。滋肾补肝,壮阳益精,强筋壮骨。
    解析: 增益八味丸
    【来源】《朱氏集验方》。
    【组成】熟干地黄(酒洒九蒸,晒干称)鹿茸(去毛,炙)五味子各120克山药(大块者,酒浸一宿)山茱萸(去核)大附子30克(炮)牛膝(酒浸一宿)各60克白茯苓牡丹皮(去骨)泽泻(酒浸一宿)各45克
    【用法】上为细末,用真鹿角胶250克,锉细,入银石器中,法酒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功用】滋肾补肝,壮阳益精,强筋壮骨。
    【主治】男子肝肾两虚,阳衰精亏所产生的堵证。

  • 第22题:

    问答题
    五味子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寒泄泻。
    解析: 五味子丸2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组成】人参五味子炒补骨脂白术各60克炒山药茯苓各45克吴茱萸巴戟天(去心)肉豆蔻(面裹煨)各30克煅龙骨15克
    【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主治】脾胃虚寒泄泻。

  • 第23题:

    问答题
    八味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积年冷病,及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
    解析: 八味丸
    【来源】《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组成】川巴戟45克(酒没,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锉碎,用麦门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真香30克,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45克(去梗,用青盐30克,同炒后,茱萸炮,同用)胡芦巴30克(用全蝎14个,同炒后,胡芦巴炮,去全蝎不用)山药45克(用熟地黄同炒焦色,去地黄不用)茯苓30克(用川椒30克,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45克(去毛,用牡丹皮30克,同炒焦色,去牡丹皮不用)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功用】温补肝肾,暖丹田,聪耳目,老人常服益寿延年。
    【主治】积年冷病,及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