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牛黄清心丸1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心饮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中风中脏。风火上犯,神明散乱,舌不能宫,口流涎沫,甚则神昏鼾睡,面色油红。

  • 第2题:

    牛黄凉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壅痰实,蕴结不散,头痛面赤,心烦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颔颊赤肿,口舌生疮。

  • 第3题:

    清心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热盛梦泄,怔忡恍惚,胸膈痞闷,舌干。

  • 第4题:

    清心导痰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痰火骤壅,发为癫狂。

  • 第5题:

    牛黄清心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温邪内陷,热入心包,身热烦躁,神昏诂语;中风痰热内闭,神昏语謇,及小儿惊风,发热抽搐。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 第6题:

    牛黄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阳毒伤寒,心胸烦闷,恍饱如狂,结热不散。清热熄风,化痰开窍。

  • 第7题:

    问答题
    牛黄镇惊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指纹青紫。镇惊安神,祛风豁痰。
    解析: 牛黄镇惊丸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组成】牛黄8克全蝎30克僵蚕(炒)10克珍珠10克麝香4克朱砂10克雄黄10克天麻20克钩藤10克防风20克琥珀6克胆南星10克白附子(制)10克半夏(制)10克天竺黄10克冰片4克薄荷10克甘草40克
    【用法】蜜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一至三次。周岁以内酌减。
    【功用】镇惊安神,祛风豁痰。
    【主治】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指纹青紫。

  • 第8题:

    问答题
    除烦清心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胆怯心惊,烦躁口苦。
    解析: 除烦清心丸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组成】知母黄连天冬各30克麦冬45克朱砂9克
    【用法】上药研末,荷叶汤糊为丸,朱砂为衣。每服6克,空腹时用白开水送下。
    【功用】清心除烦,养阴安神。
    【主治】胆怯心惊,烦躁口苦。

  • 第9题:

    问答题
    牛黄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毒伤寒,心胸烦闷,恍饱如狂,结热不散。清热熄风,化痰开窍。
    解析: 牛黄丸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组成】牛黄15克(细研)龙脑7.5克(细研)天竺黄15克(细研)犀角屑羚羊角屑朱砂(细研,水飞过)黄芩川升麻各30克甘草7.5克(炙微赤,锉)防风15克(去芦头)麝香3克(细研)真珠15克(细研)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入前研了药,更研令匀,以炼蜜和捣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以温水嚼下,不计时候。
    【功用】清热熄风,化痰开窍。
    【主治】阳毒伤寒,心胸烦闷,恍饱如狂,结热不散。

  • 第10题:

    问答题
    牛黄凉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壅痰实,蕴结不散,头痛面赤,心烦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颔颊赤肿,口舌生疮。
    解析: 牛黄凉膈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牛黄(研)30克南星(牛胆制)23克甘草(爁)300克紫石英(研,飞)麝香(研)龙脑(研)各150克牙消(枯过研细)寒水石粉(煅)石膏(细研)各600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30丸。每服1丸,食后用温薄荷、人参汤嚼下。小儿平常服半丸,急惊服1丸,用薄荷水化下。
    【主治】风壅痰实,蕴结不散,头痛面赤,心烦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颔颊赤肿,口舌生疮。

  • 第11题:

    问答题
    牛黄清心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悸健忘,精神恍惚,头目眩晕,胸中烦郁,痰涎壅塞;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悲忧,喜怒无时,虚烦少睡,或发狂癫,神情昏乱。
    解析: 牛黄清心丸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组成】白芍药麦门冬(去心)黄芩当归(去苗)防风(去苗)白术各45克柴胡桔梗芎藭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37.5克神曲(研)蒲黄(炒)人参(去芦)各75克羚羊角末麝香(研)龙脑(研)各30克肉桂(去粗皮)大豆黄卷(碎炒)阿胶(碎炒)各53克白蔹干姜(炮)各22.5克牛黄(研)36克犀角末60克雄黄(研,飞)24克干山药210克甘草<锉,炒)150克.金箔1200箔(内400箔为衣)大枣100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用法】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末、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外,余为细末,入余药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丸,每30克作l0丸,用金箔为衣。每服1丸,食后用温水化下。小儿惊痫,以竹叶汤温化下。
    【主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悸健忘,精神恍惚,头目眩晕,胸中烦郁,痰涎壅塞;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悲忧,喜怒无时,虚烦少睡,或发狂癫,神情昏乱。

  • 第12题:

    问答题
    安宫牛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现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属痰热昏厥者。
    解析: 安宫牛黄丸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牛黄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黄连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真珠15克山栀30克雄黄30克黄芩30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3克,金箔为衣,蜡护。每服1丸,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成人病重体实者,每日二至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功用】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现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属痰热昏厥者。
    【方论】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三味共为君药;黄连、黄芩、栀子清三焦火热,雄黄豁痰,共为臣药;郁金、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开闭,以内透包络,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蜂蜜和胃调中,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实验研究】1.抗惊厥作用《中医药信息》报1989(106):2,本方能对抗苯巴胺对小鼠的兴奋作用,明显延缓小鼠戊四氮性阵挛发作,降低惊厥和死亡率。说明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尚有抗士的宁惊厥作用。2.解热作用《中医药信息报》1989(106):2,本方对细菌毒索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给药后一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第13题:

    牛黄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脏中风,筋脉挛急,口眼喎斜,言语謇涩,神思昏愤。

  • 第14题:

    安宫牛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现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属痰热昏厥者。

  • 第15题:

    清心丸5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遗精。

  • 第16题:

    除烦清心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胆怯心惊,烦躁口苦。

  • 第17题:

    清心导痰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喁斜,手足痿软。清心泻火,豁痰开窍。

  • 第18题:

    牛黄镇惊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指纹青紫。镇惊安神,祛风豁痰。

  • 第19题:

    问答题
    牛黄清心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温邪内陷,热入心包,身热烦躁,神昏诂语;中风痰热内闭,神昏语謇,及小儿惊风,发热抽搐。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解析: 牛黄清心丸2
    【来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异名】万氏牛黄清心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组成】黄连(生)15克黄芩山栀仁各9克郁金6克辰砂4.5克牛黄0.75克
    【用法】共研细末,腊雪调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7~8丸,灯心汤下。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温邪内陷,热入心包,身热烦躁,神昏诂语;中风痰热内闭,神昏语謇,及小儿惊风,发热抽搐。
    【方论】方用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为君;黄连,黄芩、山栀清热泻火为臣;郁金芳香开闭,朱砂寒凉重镇,用以开窍安神,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之功。
    【实验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降温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11):29~31,实验表明,本方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脑干及大脑。能降低大鼠正常体温及酵母菌致热大鼠的体温,作用较强且持久,还能提高小鼠耐高温的能力,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显著镇静、镇惊、解热作用,又能提高小鼠耐高温、耐缺氧能力。

  • 第20题:

    问答题
    清心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盛梦泄,怔忡恍惚,胸膈痞闷,舌干。
    解析: 清心丸1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组成】黄柏(去粗皮,锉)30克
    【用法】上一味,捣罗为末。入龙脑3克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15丸,浓煎麦门冬汤下。
    【主治】热盛梦泄,怔忡恍惚,胸膈痞闷,舌干。

  • 第21题:

    问答题
    清心导痰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火骤壅,发为癫狂。
    解析: 清心导痰丸2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异名】清心滚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组成】酒大黄黄芩各120克青礞石(同焰消煅如金色)犀角皂角朱砂各15克沉香7.5克麝香1.5克
    【用法】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开水送下60~70丸。
    【主治】痰火骤壅,发为癫狂。

  • 第22题:

    问答题
    清心丸6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癫痫。
    解析: 清心丸6
    【来源】《仙拈集》卷二。
    【组成】白矾30克(半生、半熟)荆芥穗60克
    【用法】上药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朱砂为衣。每服20丸,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
    【主治】癫痫。

  • 第23题:

    问答题
    清心导痰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喁斜,手足痿软。清心泻火,豁痰开窍。
    解析: 清心导痰丸1
    【来源】《医学纲目》卷十七。
    【组成】白附30克南星(姜汁制)60克半夏(姜汁制)60克黄连(炒)23克天花粉30克白僵蚕(炒,去丝、嘴)15克川乌(盐制)6克郁金23克天麻羌活各15克
    【用法】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用通天愈风汤吞下。
    【功用】清心泻火,豁痰开窍。
    【主治】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喁斜,手足痿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