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柏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题目

芦柏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芦柏地黄丸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枯。胸胁支满,不思饮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头晕目眩,二便出血,月事渐少以至经闭。益精补血,止血化瘀。

  • 第2题:

    芦吸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冷哮寒嗽,喘促痰清。温肺壮阳,化痰定喘。

  • 第3题:

    问答题
    芦柏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阴虱疮。现用于外阴炎、外阴溃疡。滋肾补肝,化湿杀虫。
    解析: 芦柏地黄丸
    【来源】《疡医大全》卷三十八。
    【组成】熟地240克丹皮白茯苓各9克山萸肉怀山药各120克泽泻90克黄柏30克芦荟15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白汤送下。
    【功用】滋肾补肝,化湿杀虫。
    【主治】阴虱疮。现用于外阴炎、外阴溃疡。

  • 第4题:

    问答题
    四乌鲗骨一芦茹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枯。胸胁支满,不思饮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头晕目眩,二便出血,月事渐少以至经闭。益精补血,止血化瘀。
    解析: 四乌鲗骨一芦茹丸
    【来源】《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一。
    【异名】乌贼鱼骨丸(《圣济总录》卷一五三)、乌鱼骨丸(《宜明论方》卷一)。
    【组成】乌鲗骨四份芦茹一份
    【用法】以雀卵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空腹时用鲍鱼汁送服。
    【功用】益精补血,止血化瘀。
    【主治】血枯。胸胁支满,不思饮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头晕目眩,二便出血,月事渐少以至经闭。
    【方论】本方治证为肝肾精血亏损所致,方中乌鲗骨补肾益精,收敛止血,并可通血脉,治女子血闭;芦茹活血通经,治女子经水不通;麻雀卵能益精血,调冲任;鲍鱼汁养肝化瘀。组合成方,共奏益精补血,止血化瘀之效。

  • 第5题:

    问答题
    芦吸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冷哮寒嗽,喘促痰清。温肺壮阳,化痰定喘。
    解析: 芦吸散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三。
    【组成】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
    【用法】为极细末。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日五至七次。
    【功用】温肺壮阳,化痰定喘。
    【主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
    【禁忌】肺热者禁用。

  • 第6题:

    柏香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胬肉攀睛,或眼生血疣。

  • 第7题:

    补益地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虚劳精少,阳事衰弱。

  • 第8题:

    问答题
    柏脂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干湿癣。
    解析: 柏脂膏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三。
    【组成】柏油500克黄蜡250克杏仁45个(锉)朴消30克
    【用法】上药放铁器内熬,加老生葱3根,—顺搅五七沸,滤过成膏。搽患处。
    【主治】干湿癣。

  • 第9题:

    问答题
    柏蛤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下疳湿疮。
    解析: 柏蛤散
    【来源】《医学入门》卷八。
    【组成】黄柏(以瓷锋割末)蛤粉各等分
    【用法】上药和匀,掺患处。
    【主治】下疳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