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牛黄凉膈丸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牛黄夺命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肋煽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鸣,痰涎潮塞,俗云马脾风。

  • 第2题:

    三黄凉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 第3题:

    宽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气滞痰阻,胸膈痞塞,饮食不下。理气宽膈,化痰降逆。

  • 第4题:

    凉惊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惊疳热搐,目赤潮热,痰涎壅盛,牙关紧急者。清肝泻火,开窍凉心。

  • 第5题:

    凉膈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膈间有火,大便秘涩。疏风清热,化痰利咽。

  • 第6题:

    牛黄镇惊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指纹青紫。镇惊安神,祛风豁痰。

  • 第7题:

    问答题
    牛黄镇惊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指纹青紫。镇惊安神,祛风豁痰。
    解析: 牛黄镇惊丸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组成】牛黄8克全蝎30克僵蚕(炒)10克珍珠10克麝香4克朱砂10克雄黄10克天麻20克钩藤10克防风20克琥珀6克胆南星10克白附子(制)10克半夏(制)10克天竺黄10克冰片4克薄荷10克甘草40克
    【用法】蜜丸,每丸重15克。每次1丸,每日一至三次。周岁以内酌减。
    【功用】镇惊安神,祛风豁痰。
    【主治】小儿高热,惊风抽搐,神志不清,牙关紧闭,痰涎壅盛,指纹青紫。

  • 第8题:

    问答题
    凉膈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上、中二焦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烦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舌红苔黄,脉滑数。凉膈泻热。
    解析: 凉膈散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川大黄朴消甘草(爁)各600克山栀子仁薄荷叶(去梗)黄芩各300克连翘1.2千克
    【用法】上研为粗末。每服6克,水300毫升,入竹叶7片,蜜少许,煎奎210毫升,食后温服,小儿可服1.5克,更随岁数加减。得利下住服。
    【功用】凉膈泻热。
    【主治】上、中二焦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烦结硬,口舌生疮,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大便秘结,小便热赤,以及小儿惊风,舌红苔黄,脉滑数。
    【禁忌】体虚患者及孕妇,忌用或慎用本方。
    【方论】本方所治之证,属上、中二焦积热所致。方中重用连翘清心肺,解热毒,是为主药;配黄芩清心胸郁热;山栀子泻三焦之火,引火下行;薄荷、竹叶外疏内清;用朴消、大黄荡涤胸膈积热,是借阳明为出路,以泻下而清彻其火热;又用白蜜、甘草,既能缓消、黄峻泻之力,又可调和脾胃。凡证属于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之。

  • 第9题:

    问答题
    安宫牛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现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属痰热昏厥者。
    解析: 安宫牛黄丸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组成】牛黄30克郁金30克犀角30克黄连30克朱砂30克梅片7.5克麝香7.5克真珠15克山栀30克雄黄30克黄芩30克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3克,金箔为衣,蜡护。每服1丸,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成人病重体实者,每日二至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功用】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主治】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现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属痰热昏厥者。
    【方论】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犀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开窍醒神,三味共为君药;黄连、黄芩、栀子清三焦火热,雄黄豁痰,共为臣药;郁金、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开闭,以内透包络,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蜂蜜和胃调中,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之功。
    【实验研究】1.抗惊厥作用《中医药信息》报1989(106):2,本方能对抗苯巴胺对小鼠的兴奋作用,明显延缓小鼠戊四氮性阵挛发作,降低惊厥和死亡率。说明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对生命中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此外尚有抗士的宁惊厥作用。2.解热作用《中医药信息报》1989(106):2,本方对细菌毒索引起的家兔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给药后一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第10题:

    问答题
    五膈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忧膈、气膈、食膈、饮膈、劳膈,苦心满,不得气息,引背痛如刺,食即心下坚满,大痛欲吐,吐即愈,饮食不得下,甚则手足冷,上气咳逆,喘息短气。
    解析: 五膈丸1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组成】麦门冬甘草各150克蜀椒远志桂心细辛各90克附子45克人参120克干姜60克
    【用法】上九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先噙化1丸。喉及胸中当热,药力稍尽,再含1丸,日三次,夜二次。
    【主治】忧膈、气膈、食膈、饮膈、劳膈,苦心满,不得气息,引背痛如刺,食即心下坚满,大痛欲吐,吐即愈,饮食不得下,甚则手足冷,上气咳逆,喘息短气。

  • 第11题:

    问答题
    熏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胸膈闷塞作噎。
    解析: 熏膈丸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三。
    【组成】麦门冬(去心)甘草(炙)各15克人参(去芦)桂心(不见火)细辛<去叶)川椒(去目并合口,微火炒,地上出汗)远志(去心,炒)附子(炮,去皮、脐)干姜(炮)各6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绵裹,每用1丸,食后含化,一日三次。
    【主治】胸膈闷塞作噎。

  • 第12题:

    安宫牛黄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温热病,热邪内陷心包,痰热壅闭心窍,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或下利脉实,以及中风窍闭,小儿惊厥属痰热内闭心窍者。现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肝炎、肝昏迷等属痰热昏厥者。

  • 第13题:

    牛黄清心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謇涩,心悸健忘,精神恍惚,头目眩晕,胸中烦郁,痰涎壅塞;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悲忧,喜怒无时,虚烦少睡,或发狂癫,神情昏乱。

  • 第14题:

    九物五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忧隔、气隔、食隔、寒隔、饮隔等五隔。

  • 第15题:

    牛黄金虎丹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中风,项背强直,口噤失音,筋脉拘急,鼻干面黑,遍身壮热,汗出如油,目瞪唇青,心神迷闷,形态如醉,痰涎壅塞,喉中如拽锯。清热熄风,化痰开窍。

  • 第16题:

    牛黄泻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心经邪热,狂语,精神不爽。

  • 第17题:

    问答题
    凉惊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惊疳热搐,目赤潮热,痰涎壅盛,牙关紧急者。清肝泻火,开窍凉心。
    解析: 凉惊丸1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草龙胆防风青黛各9克钩藤6克黄连15克牛黄麝香各0.6克龙脑3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3~5丸,金银花煎汤送下。
    【功用】清肝泻火,开窍凉心。
    【主治】惊疳热搐,目赤潮热,痰涎壅盛,牙关紧急者。

  • 第18题:

    问答题
    九物五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忧隔、气隔、食隔、寒隔、饮隔等五隔。
    解析: 九物五膈丸
    【来源】《外台秘要》卷八引《延年秘录》。
    【组成】麦门冬(去心)蜀椒(汗)各90克远志90克(去心)甘草150克(炙)附子30克(炮)干姜90克人参120克桂心90克细辛90克(夏月可酌加麦门冬、甘草、人参的用量)
    【用治】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1丸,含化,日三至四次,夜一至二次。若不能含者,可一大丸作二小丸,尽服之。
    【主治】忧隔、气隔、食隔、寒隔、饮隔等五隔。
    【禁忌】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 第19题:

    问答题
    牛黄清心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温邪内陷,热入心包,身热烦躁,神昏诂语;中风痰热内闭,神昏语謇,及小儿惊风,发热抽搐。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解析: 牛黄清心丸2
    【来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异名】万氏牛黄清心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组成】黄连(生)15克黄芩山栀仁各9克郁金6克辰砂4.5克牛黄0.75克
    【用法】共研细末,腊雪调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7~8丸,灯心汤下。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温邪内陷,热入心包,身热烦躁,神昏诂语;中风痰热内闭,神昏语謇,及小儿惊风,发热抽搐。
    【方论】方用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为君;黄连,黄芩、山栀清热泻火为臣;郁金芳香开闭,朱砂寒凉重镇,用以开窍安神,共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开窍安神之功。
    【实验研究】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降温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11):29~31,实验表明,本方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脑干及大脑。能降低大鼠正常体温及酵母菌致热大鼠的体温,作用较强且持久,还能提高小鼠耐高温的能力,显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显著镇静、镇惊、解热作用,又能提高小鼠耐高温、耐缺氧能力。

  • 第20题:

    问答题
    牛黄凉膈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壅痰实,蕴结不散,头痛面赤,心烦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颔颊赤肿,口舌生疮。
    解析: 牛黄凉膈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牛黄(研)30克南星(牛胆制)23克甘草(爁)300克紫石英(研,飞)麝香(研)龙脑(研)各150克牙消(枯过研细)寒水石粉(煅)石膏(细研)各600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30丸。每服1丸,食后用温薄荷、人参汤嚼下。小儿平常服半丸,急惊服1丸,用薄荷水化下。
    【主治】风壅痰实,蕴结不散,头痛面赤,心烦口干,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卧不安,颔颊赤肿,口舌生疮。

  • 第21题:

    问答题
    三黄凉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解析: 三黄凉膈散
    【来源】《喉科紫珍集》卷下。
    【组成】上川连栀子黄柏黄芩川芎赤芍甘草.苏薄荷青皮陈皮金银花花粉当归射干元参各等分
    【用法】上药加灯心O.3克,淡竹叶24片为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膈利咽。
    【主治】热毒上攻咽喉,初起咽喉不利,继则红肿疼痛,恶寒发热,心烦口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