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汤功效与作用

题目

茯苓汤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茯苓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味葵子茯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石淋,水道涩痛。利水通淋。

  • 第2题:

    问答题
    白茯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解析: 白茯苓散
    【来源】《普济方》卷二一六引《十便良方》。
    【异名】茯苓散(《普济方》卷三十三)。
    【组成】白茯苓龙骨甘草(炙,锉细)干姜桂心续断附子各30克熟干地黄桑螺蛸(微炒)各45克
    【用法】上为散。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主治】小便不禁,日夜不止。

  • 第3题:

    问答题
    茯苓琥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
    解析: 茯苓琥珀汤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七。
    【组成】茯苓(去皮)琥珀白术各15克洚泻30克滑石21克木猪苓15克(去皮)甘草(炙)桂(去皮)各9克
    【用法】上8味,共研为末,每服15克,用长流甘澜水150毫升煎汤调下,空腹时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主治】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

  • 第4题:

    问答题
    茯苓栀子茵陈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谷疸,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身目俱黄,心神烦乱,恶心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小便赤黑。
    解析: 茯苓栀子茵陈汤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四。
    【组成】茵陈叶3克茯苓(去皮)1.5克栀子仁苍术(去皮,炒)白术各9克黄芩(生)1.8克黄连(去须)枳实(麸炒)猪苓(去皮)泽泻陈皮汉防己各0.6克青皮(去白)0.3克
    【用法】上十三味,哎咀,作一服。用长流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谷疸,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身目俱黄,心神烦乱,恶心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小便赤黑。

  • 第5题:

    茯苓升麻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孕妇转脬,小便不通。

  • 第6题:

    问答题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温脾胜湿。
    解析: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组成】甘草白术各6克干姜茯苓各12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腰中即温。
    【功用】温脾胜湿。
    【主治】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方论】肾受冷湿,着而不去,而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方中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 第7题:

    问答题
    茯苓饮子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解析: 茯苓饮子
    【来源】《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成】赤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麦门冬(去心)各30克沉香(不见火)甘草(炙)槟榔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12克,水250毫升,生姜5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