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散1功效与作用

题目

水解散1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水解散1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结核消解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瘰疬。

  • 第2题:

    青丸子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发热风壅。

  • 第3题:

    问答题
    神解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温病初起,憎寒壮热,头痛身重,四肢无力,遍体酸痛,口苦咽干,胸腹满闷。清热透邪,泻火解毒。
    解析: 神解散
    【来源】《伤寒温疫条辨》卷四。
    【组成】白僵蚕(酒炒)3克蝉蜕5个神曲9克金银花6克生地6克木通3克车前子3克(炒,研)黄柏3克(盐水炒)黄芩3克(酒炒)桔梗3克黄连3克
    【用法】水煎去滓,入冷黄酒50毫升,蜜30毫升。和匀冷服。
    【功用】清热透邪,泻火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憎寒壮热,头痛身重,四肢无力,遍体酸痛,口苦咽干,胸腹满闷。

  • 第4题:

    问答题
    生津止渴益水饮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失血汗多,烦躁,咽干而渴,兼小便不利。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解析: 生津止渴益水饮
    【来源】《傅青主女科·产后编》卷上。
    【组成】人参麦冬当归生地各9克黄耆3克葛根3克升麻炙草各1.2克茯苓2.4克五味子15粒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
    【主治】产后失血汗多,烦躁,咽干而渴,兼小便不利。
    【加减】汗多,加麻黄根3克、浮小麦30克;大便燥,加肉苁蓉4.5克;渴甚,加生脉散。

  • 第5题:

    问答题
    水浸鳖甲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气劳羸瘦,四肢疼痛,心腹妨闷,不思饮食。
    解析: 水浸鳖甲汤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组成】鳖甲(九胁者,去裙襕,醋炙)升麻柴胡(去苗)人参白茯苓(去黑皮)槟榔(锉)肉豆蔻(去壳)诃黎勒皮犀角(镑)青橘皮(汤浸,去白,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甘草(炙,锉)缩砂仁茴香子(炒)陈曲(炒)各15克
    【用法】上十五味,粗捣筛,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浸二日,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细呷,以食压之。
    【主治】气劳羸瘦,四肢疼痛,心腹妨闷,不思饮食。

  • 第6题:

    问答题
    行水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水肿,气肿。
    解析: 行水丸
    【来源】《仁斋直指》卷十七。
    【组成】葫芦巴(炒)故纸(炒)缩砂仁毕澄茄真川椒(去目,纸上炒出汗)乌梅肉(焙干)各7.5克木香牵牛(炒取末)各15克巴豆肉(略去油)4.5克
    【用法】上药为末,稀面糊丸,绿豆大。每服5丸,食后姜汤下。
    【主治】水肿,气肿。

  • 第7题:

    凝水石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饮酒过度,致患肉疸,饮少,小便多如白泔色。

  • 第8题:

    问答题
    消风百解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四时伤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者。散风寒,解表邪。
    解析: 消风百解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组成】荆芥白芷陈皮(洗,去白)苍术麻黄(去节)各120克甘草(炙)60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水350毫升,姜3片,乌梅1个,同煎至250毫升,不拘时温服,或用茶,酒调下。仍欲发散风邪,入连须葱白33厘米同煎。
    【功用】散风寒,解表邪。
    【主治】四时伤寒,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四肢倦怠;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涕唾稠粘,痰涎壅盛,气急满闷者。

  • 第9题:

    问答题
    水解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解表攻下。
    解析: 水解散1
    【来源】《外台秘要》卷三引《延年秘录》。
    【组成】麻黄120克(去节)大黄90克黄芩90克桂心60克甘草60克(炙)芍药60克
    【用法】上六味,捣筛为散。患者以生熟汤浴讫,以暖水和服1克。覆取汗,或利则便愈。体强人服2克。
    【功用】解表攻下。
    【主治】天行头痛,壮热一二日。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海藻、生葱、菘菜、生菜。
    【方论】方中麻黄开腠发汗,桂心行血化汗,芍药和里益营,黄芩清上中焦之热,大黄泻中下焦之热,甘草调胃和中。盖天行瘟疫,郁热自内达外,与伤寒由表传里者不同,故虽一二日之浅,可以汗下兼行。

  • 第10题:

    问答题
    救急十滴水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中暑霍乱,呕吐恶心,绞肠痧症。祛暑散寒。
    解析: 救急十滴水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鲜姜60克(浸酒精360毫升)丁香60克(浸酒精360毫升)大黄120克(浸酒精500毫升)辣椒60克(浸酒精500毫升)樟脑90克(浸酒精500毫升)薄荷冰21克(浸酒精500毫升)
    【用法】上六味,各泡或合泡十数日,去滓澄清装瓶,每瓶2.4克。每服1瓶,温开水送下。
    【功用】祛暑散寒。
    【主治】中暑霍乱,呕吐恶心,绞肠痧症。

  • 第11题:

    问答题
    水解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寒时疾。
    解析: 水解散2
    【来源】《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组成】柴胡知母瓜蒌青木香升麻茵陈各30克大黄栀子仁石膏芒消各45克黄芩干葛各37.5克枳壳(炒)芍药各22.5克
    【用法】上药捣筛为散。空腹时以冷水和散1匙,调顿服。以利为度。春、夏用冷水,秋、冬用暖水,不退再服。
    【主治】伤寒时疾。

  • 第12题:

    问答题
    水蓼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
    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湿疹,肠炎,小儿疳积,子宫出血
    解析: 中草药名:水蓼
    中草药别名:辣蓼,柳蓼,红蓼子草,白辣蓼,胡辣蓼,红辣蓼,斑蕉草,水辣蓼
    中草药产地:广东,广西,四川
    中草药性味:辛,平
    中草药功效:化湿,行滞,祛风,消肿
    中草药主治: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湿疹,肠炎,小儿疳积,子宫出血
    中草药用量: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