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1功效与作用

题目

理中丸1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理中丸1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理中化痰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虚寒,痰涎内停。呕吐少食;或大便不实,饮食难化,咳唾痰涎。健脾和胃,温中化痰。

  • 第2题:

    八味理中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 第3题:

    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 第4题:

    问答题
    通宣理肺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扶正解表,化痰止嗽。
    解析: 通宣理肺丸1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组成】人参15克苏叶30克葛根20克半夏15克陈皮22克前胡22克茯苓15克枳壳22克(炒)桔梗30克甘草7.5克木香5.6克麻黄19克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功用】扶正解表,化痰止嗽。
    【主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 第5题:

    问答题
    理中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解析: 理中丸2
    【来源】《博济方》卷二。
    【组成】阿魏7.5克(白面10克,醋和饼子,炙令黄熟)荆三棱(煨)蓬莪术(煨)甘草(炙)青橘皮(去白)陈皮(去瓤)干姜(炮)官桂(去皮)干木瓜白术各30克
    【用法】上十味,杵罗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樱桃大,以好朱砂为衣,每服1丸,嚼破,煎生姜、木瓜、盐汤下。若妇人血脏气攻刺,即用炒当归、生姜汤嚼下1丸。
    【主治】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 第6题:

    问答题
    通宣理肺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外感咳嗽,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酸懒慲㹰਍†††解热止嗽。
    解析: 通宣理肺丸2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紫苏叶4.32千克黄芩2.88千克枳壳(炒)2.88千克杏仁(去皮,炒)2.88千克甘草2.16千克橘皮2.88千克桔梗2.88千克茯苓2.88千克前胡2.88千克麻黄2.88千克法半夏(炙)2.16千克
    【用法】上十一味,计31.68千克,将杏仁另研成泥,串人上列苏叶等粉内和匀,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重6克。每服1~2丸,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解热止嗽。
    【主治】外感咳嗽,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酸懒慲㹰਍†††

  • 第7题:

    问答题
    理冲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室女月闭血枯,男子劳瘵,癥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祛瘀消癥。
    解析: 理冲丸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水蛭30克(不用炙)生黄耆45克生三棱15克生莪术15克当归18克知母18克生桃仁18克(带皮、尖)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开水送服6克,早晚各一次。
    【功用】祛瘀消癥。
    【主治】妇女经闭不行,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以致阴虚作热,阳虚作冷,食少劳嗽,室女月闭血枯,男子劳瘵,癥瘕积聚,气郁脾弱,满闷痞胀,不能饮食。

  • 第8题:

    问答题
    理中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解析: 理中丸1
    【来源】《伤寒论》。
    【异名】四顺理中丸(《备急千金要方》卷三)、白术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0克
    【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大。以沸汤数合,和1丸,研碎,温服,日三至四次,夜二次。服后腹中未热,可加至3~4丸,然不及汤。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

  • 第9题:

    肉果理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泄泻,脉虚缓者。

  • 第10题:

    理中降痰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痰盛自汗。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 第11题:

    健步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湿侵袭下焦,腰背腿膝沉重,膝中无力,伸而不得屈,屈而不能伸,行步艰难。祛风燥湿,温经通络。

  • 第12题:

    问答题
    胜金理中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新久寒痰哮喘,声如曳锯。
    解析: 胜金理中丸
    【来源】《饲鹤亭集方》。
    【组成】肉桂海螵蛸白芥子白胡椒各30克
    【用法】上药研末,用神曲、生姜汁打和为丸。每服6克,开水送下。
    【主治】新久寒痰哮喘,声如曳锯。

  • 第13题:

    问答题
    和中丸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
    解析: 和中丸1
    【来源】《丹溪心法》卷二。
    【组成】白术72克厚朴60克陈皮48克半夏(泡)30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甘草12克木香6克
    【用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每服30丸,温水送下,空腹服。
    【主治】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

  • 第14题:

    问答题
    加味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解析: 加味理中汤1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
    【组成】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干葛川芎各等分
    【用法】上为锉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主治】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 第15题:

    问答题
    理中降痰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痰盛自汗。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解析: 理中降痰汤1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干姜苏子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健脾,降气化痰。
    【主治】痰盛自汗。

  • 第16题:

    问答题
    理中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解析: 理中汤1
    【来源】《伤寒论》。
    【异名】人参汤(《金匮要略》卷上)、治中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理中煎(《鸡峰普济方》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9克
    【用法】上药切碎。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200毫升左右,微自温,勿揭衣被。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虚寒证,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及中寒霍乱,阳虚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痞虚证,胸痛彻背,倦怠少气,四肢不温。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方论】方中干姜温运中焦,以散寒邪为君;人参补气健脾,协助干姜以振奋脾阳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促进脾阳健运;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兼补脾和中,以蜜和丸,取其甘缓之气调补脾胃。诸药合用,使中焦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则吐泻腹痛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