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阳痿阴汗,小便淋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现用于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属于肝胆实火者。亦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外生殖器炎症、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属于肝胆温热者。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
更多“龙胆泻肝汤1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龙胆泻肝汤主治(),()。


    正确答案:肝胆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证

  • 第2题:

    清肝渗湿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阴囊玉茎潮湿肿胀,坠重作痛,小便不利。

  • 第3题:

    具有清心利水、养阴功效的方剂是()

    • A、黄连解毒汤
    • B、白虎汤
    • C、龙胆泻肝汤
    • D、导赤散
    • E、六味地黄丸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败毒散、小柴胡汤、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均用柴胡,其作用是否相同?


    正确答案: 败毒散用柴胡与薄荷配伍,辛散解肌退热,并与前胡、枳壳、桔梗相配,有利气机升降复常;小柴胡汤中用柴胡轻清升散以透半表之邪,与黄芩苦降泄热相合,用治少阳证;逍遥散中柴胡疏肝解郁,与当归、芍药并用,气血兼顾,体用并治;龙胆泻肝汤中柴胡疏肝以顺其条达之性,亦有引药归入肝经之意。

  • 第5题:

    解毒泻脾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经风湿攻注,致生田螺泡,多发于手足,忽如火燃,随生紫白黄泡。清热化温,祛风解毒。

  • 第6题:

    泻导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口生疳疮。

  • 第7题:

    补肝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

  • 第8题:

    龙胆羚羊角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子痫,偏于风热。未发之前,头痛甚剧,面色发红,头昏眼花,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有呕吐;病发后,抽搐神昏,舌质红,脉弦滑而数。清热平肝,养血熄风。

  • 第9题:

    柴胡在龙胆泻肝汤中的作用是____;在普济消毒饮中的作用是____。


    正确答案:疏肝清热;疏散风热

  • 第10题:

    问答题
    龙胆泻肝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胆气上溢,致成胆瘅,口中常苦;肝胆湿热,小便赤涩,或寒热胁胀。
    解析: 龙胆泻肝汤3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二。
    【异名】龙胆汤(《奇效良方》卷六十)。
    【组成】黄芩2.1克柴胡3克甘草(生)人参天门冬黄连知母,龙胆草山栀子麦门冬各15克五味子10个
    【用法】上十一味,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远,温服。
    【主治】胆气上溢,致成胆瘅,口中常苦;肝胆湿热,小便赤涩,或寒热胁胀。
    【禁忌】服药期间,忌辛热食物。

  • 第11题:

    问答题
    败毒散、小柴胡汤、逍遥散、龙胆泻肝汤均用柴胡,其作用是否相同?

    正确答案: 败毒散用柴胡与薄荷配伍,辛散解肌退热,并与前胡、枳壳、桔梗相配,有利气机升降复常;小柴胡汤中用柴胡轻清升散以透半表之邪,与黄芩苦降泄热相合,用治少阳证;逍遥散中柴胡疏肝解郁,与当归、芍药并用,气血兼顾,体用并治;龙胆泻肝汤中柴胡疏肝以顺其条达之性,亦有引药归入肝经之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龙胆羚羊角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子痫,偏于风热。未发之前,头痛甚剧,面色发红,头昏眼花,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有呕吐;病发后,抽搐神昏,舌质红,脉弦滑而数。清热平肝,养血熄风。
    解析: 龙胆羚羊角汤
    【来源】《中医妇科治疗学》。
    【组成】龙胆草9克黄芩6克干地黄9克羚羊角3克(磨汁冲服)茯神9克丹参3克车前子6克
    【用法】水煎,微温服。
    【功用】清热平肝,养血熄风。
    【主治】子痫,偏于风热。未发之前,头痛甚剧,面色发红,头昏眼花,脘腹疼痛,大便秘结,或有呕吐;病发后,抽搐神昏,舌质红,脉弦滑而数。
    【加减】痰涎壅盛,加竹沥30滴,亦可加天竹黄6克。

  • 第13题:

    龙胆泻肝汤主治()、()证。


    正确答案:肝经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

  • 第14题:

    治疗肝火扰心不寐的代表方为()。

    • A、龙胆泻肝汤
    • B、丹栀逍遥散
    • C、黄连温胆汤
    • D、导痰汤
    • E、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下述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的方剂()

    • A、三仁汤
    • B、茵陈蒿汤
    • C、八正散
    • D、龙胆泻肝汤
    • E、四逆汤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简述龙胆泻肝汤中生地与当归的配伍意义。


    正确答案: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及肝胆湿热下注证,方中配以大量苦燥渗利之品,易于伤阴,故配以生地、当归养阴补血,使祛邪而不伤正,同方中柴胡相伍,以适肝之体阴用阳之性。

  • 第17题:

    雀目泻肝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雀目内障。清肝泻火。

  • 第18题:

    龙胆泻肝汤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胆气上溢,致成胆瘅,口中常苦;肝胆湿热,小便赤涩,或寒热胁胀。

  • 第19题:

    龙胆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婴儿出生后,血脉盛实,四肢惊搐,发热呕吐;亦治惊痫。

  • 第20题:

    清肝解郁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肝经郁火,发为鬓疽,头眩,痛彻两颞,胸膈痞闷,呕吐酸水。

  • 第21题:

    单选题
    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功效是()。
    A

    三仙汤

    B

    八正散

    C

    二妙散

    D

    龙胆泻肝汤

    E

    茵陈蒿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龙胆泻肝汤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阳痿阴汗,小便淋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现用于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属于肝胆实火者。亦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外生殖器炎症、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属于肝胆温热者。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
    解析: 龙胆泻肝汤1
    【来源】《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阳痿阴汗,小便淋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现用于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属于肝胆实火者。亦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急性胆囊炎、尿路感染、急性前列腺炎、外生殖器炎症、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属于肝胆温热者。
    【方论】方中龙胆草善泻肝胆之实火,并能清下焦之湿热为君,黄芩、栀子、柴胡苦寒泻火,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使湿热从小便而解,均为臣药;肝为藏血之脏,肝经有热则易伤阴血,故佐以生地、当归养血益阴;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之功。

  • 第23题:

    问答题
    雀目泻肝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雀目内障。清肝泻火。
    解析: 雀目泻肝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七十七。
    【组成】芒消大黄白芍药桔梗各3克黄芩防风各6克
    【用法】上为粗末。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清肝泻火。
    【主治】雀目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