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瘀拈痛膏功效与作用

题目

散瘀拈痛膏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更多“散瘀拈痛膏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拈痛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胸膈不利。

  • 第2题:

    退痛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足痛,或左或右,或钉痛不移。

  • 第3题:

    理气散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跌闪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补气益血,活血散瘀。

  • 第4题:

    良姜拈痛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脾疼。

  • 第5题:

    身痛逐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 第6题:

    问答题
    祛瘀消肿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跌打损伤,青紫肿痛。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解析: 祛瘀消肿膏
    【来源】(临床正骨学)。
    【组成】血竭9克儿茶6克乳香没药各9克延胡索12克赤小豆30克川椒6克麝香1.5克地龙30克冰片1.5克
    【用法】以上各味,共研细粉,用蜜或饴糖调敷伤处。
    【功用】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青紫肿痛。

  • 第7题:

    问答题
    散瘀拈痛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跌打后皮肉破损,红紫青斑,焮肿疼痛重坠者。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解析: 散瘀拈痛膏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组成】如意金黄散30克樟冰9克(研匀)
    【用法】以白石灰1千克,用水400毫升和匀,候一时许,将灰上面清水倾入碗内,加麻油对分,以竹箸搅百转,自成稠膏,调前药稀稠得所,听用。若伤处带血,不用汤洗,将药通便敷之,纸盖布扎,夏月一日,冬月二日,方用葱汤淋洗干净,仍再敷之。痛止肿消,青紫即退。伤重者,另搽生肌玉红膏完口。
    【功用】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后皮肉破损,红紫青斑,焮肿疼痛重坠者。

  • 第8题:

    问答题
    散血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目赤肿不能开,睛痛,热泪如雨者。
    解析: 散血膏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组成】紫金皮白芷大黄姜黄南星大柏皮赤小豆寒水石
    【用法】上为细末,用生地黄汁调成膏。敷眼四周。
    【主治】目赤肿不能开,睛痛,热泪如雨者。

  • 第9题:

    问答题
    退痛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足痛,或左或右,或钉痛不移。
    解析: 退痛膏
    【来源】《万氏家传点点经》卷一。
    【组成】苎麻根120克
    【用法】用水酒糟250毫升,与上药共捣如泥。敷痛处,包紧。勿令风吹,以一日为度。
    【主治】足痛,或左或右,或钉痛不移。

  • 第10题:

    问答题
    理气散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跌闪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补气益血,活血散瘀。
    解析: 理气散瘀汤
    【来源】《傅青主女科》卷下。
    【组成】人参30克黄耆30克(生用)当归15克(酒洗)茯苓9克红花3克丹皮9克姜炭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益血,活血散瘀。
    【主治】跌闪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
    【加减】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续断(炒黑)各3克;血崩不止,加贯众炭9克;血闭心晕,加元胡炭3克。
    【方论】方中人参、黄耆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红花、姜炭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

  • 第11题:

    问答题
    拈痛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胸膈不利。
    解析: 拈痛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中。
    【异名】当归拈痛汤(《医学发明》卷八)。
    【组成】白术4.5克人参(去芦)苦参(酒炒)升麻(去芦)葛根苍术各6克防风(去芦)知母(酒洗)泽泻猪苓当归身各9克炙甘草黄芩(酒洗)茵陈(酒炒)羌活各15克
    【用法】上药哎咀,每服30克,用水6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主治】湿热为病,肩背沉重,肢节疼痛,胸膈不利。

  • 第12题:

    问答题
    良姜拈痛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脾疼。
    解析: 良姜拈痛散
    【来源】《仁斋直指》卷六。
    【组成】良姜(切作大片,先用吴茱萸慢火炒,少顷,次入东畔当日壁土,须无雨处者,同炒;次以米醋、酒同炒至茱萸黑色)
    【用法】上只用良姜为末。每服3克,空腹时用温米饮调服。
    【主治】脾疼。

  • 第13题:

    应痛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闪挫疼痛,身体无力。

  • 第14题:

    祛瘀消肿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跌打损伤,青紫肿痛。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 第15题:

    九气拈痛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寒气郁滞,胃脘疼痛,两胁胀满。理气止痛。

  • 第16题:

    散瘀和伤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一切蹦撞损伤,瘀血积聚。

  • 第17题:

    七气手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妇女产后心气攻痛。

  • 第18题:

    问答题
    手拈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血积心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解析: 手拈散2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元胡(醋炒)灵脂(醋炒)香附(酒炒)没药(箬上炙干)各等分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克,热酒调下。
    【功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血积心痛。
    【加减】血瘀陈久者,用红花1.5克,桃仁10粒,煎酒调下。

  • 第19题:

    问答题
    血瘀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溺血,脉涩者。
    解析: 血瘀散
    【来源】《医略六书》卷三十。
    【组成】乱发500克(洗净,烧灰)
    【用法】研末为散。生地汁调下9克。
    【主治】产后溺血,脉涩者。

  • 第20题:

    问答题
    五香拈痛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解析: 五香拈痛丸
    【来源】《女科百问》卷上。
    【组成】木香官桂丁香乳香藿香叶沉香各15克斑蝥7枚巴豆3粒(去油)
    【用法】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姜汤送下。
    【主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

  • 第21题:

    问答题
    九气拈痛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气郁滞,胃脘疼痛,两胁胀满。理气止痛。
    解析: 九气拈痛丸
    【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组成】香附(炙)5千克良姜1.25千克黄郁金2.5千克莪术(炙)10千克五灵脂(炒)5千克甘草1.25千克橘皮2.5千克延胡索(炙)5千克木香1.25千克槟榔2.5千克
    【用法】上药十味,并研为细粉,过罗,用冷汗水泛为小丸。每服6克,温开水送下。
    【功用】理气止痛。
    【主治】寒气郁滞,胃脘疼痛,两胁胀满。

  • 第22题:

    问答题
    七气手拈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妇女产后心气攻痛。
    解析: 七气手拈散
    【来源】《证治准绳.女科》卷五。
    【组成】】玄胡索小茴香白芍药干漆(炒)枳壳各6克黄连石菖蒲香附子苏叶各4.5克没药乳香各3克甘草1.8克
    【用法】上药锉散,分二次服。每次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60毫升,空腹时服。
    【主治】妇女产后心气攻痛。

  • 第23题:

    问答题
    定痛生肌杖疮膏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跌打损伤。
    解析: 定痛生肌杖疮膏
    【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组成】乳香15克(去油)儿茶15克象皮15克(煅灰,为末)龙骨15克(煅过,为末)没药15克(去油)血竭15克冰片3克牡蛎壳(1个煅灰,研末)15克
    【用法】以上八味,共研细末。先用麻油360克,净猪板油120克,入砂锅内,下净头发60克,鸡子清5~6个,同熬,俟油滴水成珠,入白蜡60克,黄蜡60克,烊尽,再入滚水泡过飞净黄丹60克,铅粉60克,用槐条急搅成膏,取起离火,入前细药。如遇患者,先将韭菜、葱头、猪肉三味煎汤,净洗后用膏涂患处,再将油纸贴上,加棉花裹好,再用布包,毋令出气。一日一夜换洗一次3如见骨者,再加细药掺上患处。其痛立止。
    【主治】跌打损伤。
    【禁忌】忌房事并诸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