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防己茯苓汤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都有以下哪些药物()

    • A、防己
    • B、黄芪
    • C、茯苓
    • D、白术
    • E、甘草

    正确答案:A,B,E

  • 第2题:

    防己黄芪汤的药物组成是()

    • A、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 B、防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
    • C、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 D、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
    • E、防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茯苓栀子茵陈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谷疸,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身目俱黄,心神烦乱,恶心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小便赤黑。

  • 第4题:

    茯苓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支饮,手足麻痹,多睡眩冒。

  • 第5题:

    防己黄芪汤的药物组成是()

    • A、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 B、防己、黄芪、白术,茯苓、甘草
    • C、防己、黄芪、茯苓、生姜、大枣
    • D、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

    正确答案:D

  • 第6题:

    问答题
    比较《金匮•水气病》篇中防己黄芪汤证与防己茯苓汤证的异同。

    正确答案: 异:
    1.防己黄芪汤适用水气病风水表虚证。以浮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为主症。其病机是表虚,卫气不固,感受风邪,水湿滞留肌表。防已黄芪汤具有益气固表,利水除湿之功效。方由防己、黄芪、白术、生姜、甘草、大枣组成,其中黄芪益气固表,防己、白术除风祛湿,姜、草、枣调和营卫。
    2.防己茯苓汤适用于水气病之皮水脾失健运,水湿停留,阳气郁滞而四肢聂聂动者,以四肢浮肿,肌肉有轻微跳动为主症。防己茯苓汤有通阳化气,表里分消之功效。方由防己、黄芪、桂枝、茯苓、甘草组成。其中防已、黄芪走表祛湿,使水湿从外而解;桂枝、茯苓通阳化气,使水气从小便而去。甘草补中,调和诸药。防己茯苓汤证的肿势较防己黄芪汤证要重,故防己茯苓汤为汗利两法的具体运用,其利水力量较防己黄芪汤为强。
    同:
    1.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都适用于水汽病。
    2.防己黄芪汤和防己茯苓汤都采用防已、黄芪为主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判断题
    防己茯苓汤的组成是:防己、茯苓、白术、黄芪、桂枝。()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何方主治皮水()
    A

    防己黄芪汤

    B

    防己茯苓汤

    C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D

    葵子茯苓散

    E

    泽泻汤


    正确答案: E
    解析: 脾主四肢,脾病则水潴留于四肢皮肤,故皮水病人四肢浮肿。肿则阳气被郁,邪正相争,故肌肉有轻微跳动。治用防己茯苓汤,通阳化气、表里分消

  • 第9题:

    问答题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温脾胜湿。
    解析: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卷中)、肾着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组成】甘草白术各6克干姜茯苓各12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温服。腰中即温。
    【功用】温脾胜湿。
    【主治】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致患肾着,身重,腰及腰以下冷痛,如坐水中,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
    【方论】肾受冷湿,着而不去,而为肾着。然病不在肾之本脏,而在肾之外腑,故其治法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方中干姜辛热,温里散寒,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利水为臣;甘草补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

  • 第10题:

    问答题
    茯苓琥珀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
    解析: 茯苓琥珀汤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七。
    【组成】茯苓(去皮)琥珀白术各15克洚泻30克滑石21克木猪苓15克(去皮)甘草(炙)桂(去皮)各9克
    【用法】上8味,共研为末,每服15克,用长流甘澜水150毫升煎汤调下,空腹时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
    【主治】下焦虚冷,小便数而短,昼夜约二十余行,脐腹胀满,腰脚沉重,不得安卧。

  • 第11题:

    问答题
    防己茯苓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晌动。益气健脾,温阳利水。
    解析: 防己茯苓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组成】防己9克黄耆9克桂枝9克茯苓18克甘草6克
    【用法】上五味药,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用】益气健脾,温阳利水。
    【主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肌肉晌动。

  • 第12题:

    与血管扩张药联用,可增强作用的是()

    • A、栀子
    • B、枳实
    • C、木防己汤
    • D、大柴胡汤
    • E、桂枝茯苓丸

    正确答案:E

  • 第13题:

    防己茯苓汤的药物组成()

    • A、防己
    • B、茯苓
    • C、黄芪
    • D、桂枝
    • E、甘草

    正确答案:A,B,C,D,E

  • 第14题: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豚者。

  • 第15题:

    木防己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不愈者。行水散结,补虚清热。

  • 第16题:

    茯苓升麻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孕妇转脬,小便不通。

  • 第17题:

    问答题
    防己黄耆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关节烦疼,自汗出,腰以下重,小便不利,脉浮。现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水肿、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虚湿重者。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解析: 防己黄耆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上。
    【异名】汉防己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七)、黄耆防己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组成】防己30克甘草15克(炒)白术22.5克黄耆37.5克(去芦)
    【用法】上药锉碎。每服5克,加生姜4片、大枣1枚,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皮肉中有虫行感,腰以下冷,可坐于被上,再以被绕腰,温覆微汗。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浮肿,关节烦疼,自汗出,腰以下重,小便不利,脉浮。现用于慢性肾炎水肿、心脏病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水肿、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虚湿重者。
    【加减】喘者,加麻黄15克;胃中不和者,加芍药22.5克;气上冲者,加桂枝22.5克;下有胨寒者,加细辛22.5克;腹痛者,加芍药。
    【方论】方中重用黄耆补气固表为君;防己祛风行水为臣;白术健脾胜湿,助黄耆以益气固表为佐;甘草调和诸药,姜、枣调和营卫为使。诸药配伍,表虚得固,风邪得除,脾气健运,小便通利,则身重、浮肿诸证自愈。

  • 第18题:

    多选题
    防己茯苓汤的药物组成()
    A

    防己

    B

    茯苓

    C

    黄芪

    D

    桂枝

    E

    甘草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与血管扩张药联用,可增强作用的是(   )
    A

    栀子

    B

    枳实

    C

    木防己汤

    D

    大柴胡汤

    E

    桂枝茯苓丸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防己黄芪汤与防己茯苓汤都有以下哪些药物()
    A

    防己

    B

    黄芪

    C

    茯苓

    D

    白术

    E

    甘草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茯苓栀子茵陈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谷疸,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身目俱黄,心神烦乱,恶心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小便赤黑。
    解析: 茯苓栀子茵陈汤
    【来源】《卫生宝鉴》卷十四。
    【组成】茵陈叶3克茯苓(去皮)1.5克栀子仁苍术(去皮,炒)白术各9克黄芩(生)1.8克黄连(去须)枳实(麸炒)猪苓(去皮)泽泻陈皮汉防己各0.6克青皮(去白)0.3克
    【用法】上十三味,哎咀,作一服。用长流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主治】谷疸,心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身目俱黄,心神烦乱,恶心欲吐,口生恶味,饮食迟化,小便赤黑。

  • 第22题:

    问答题
    木防己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不愈者。行水散结,补虚清热。
    解析: 木防己汤
    【来源】《金匮要略》卷中。
    【异名】防己桂枝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三。
    【组成】木防己9克石膏(鸡头子大)12克桂枝6克人参12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功用】行水散结,补虚清热。
    【主治】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熏黑,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吐下不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