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半苓平胃散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建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泄泻,身热烦渴。

  • 第2题:

    香苏平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气呕吐。胸前满闷,头重身重,面目浮肿,呕恶而吐,口不渴,吐多痰涎,身热脉浮。

  • 第3题:

    五苓平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疟疾初起,热多寒少。

  • 第4题:

    平胃敛阴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胃气上冲,脾不统血,致鼻衄而血多者。

  • 第5题:

    平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 第6题:

    桂苓甘露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小儿吐泻惊风等。清暑泄热,化气利水。

  • 第7题:

    问答题
    香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便赤浊,诸药不效者。
    解析: 香苓散
    【来源】《世医得效方》卷七。
    【组成】茯苓茯神远志山药人参黄耆桔梗甘草木香白术朱砂麝香猪苓泽泻肉桂
    【用法】上药研末和匀。用天门冬、麦门冬(去心)煎汤,空腹时调服3克,一日三次。
    【主治】小便赤浊,诸药不效者。

  • 第8题:

    问答题
    除湿胃苓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解析: 除湿胃苓汤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四。
    【组成】苍术(炒)厚朴(姜炒)陈皮猪苓泽泻赤茯苓白术(土炒)滑石防风山栀子(生研)木通各3克肉桂甘草(生)各1克
    【用法】水400毫升,加灯心165厘米,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 第9题:

    问答题
    附子五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阳气不足,水饮内停,翻胃吐食。
    解析: 附子五苓散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四。
    【组成】大附子1枚(挖空,入五苓散在内,炮熟)
    【用法】上为细末。用姜汤送下。
    【主治】阳气不足,水饮内停,翻胃吐食。

  • 第10题:

    问答题
    半苓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
    解析: 半苓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组成】半夏15克茯苓块15克川连3克厚朴9克通草24克
    【用法】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药,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
    【功用】燥湿利水。
    【主治】湿郁于脾,胸部痞满,不饥不食。

  • 第11题:

    问答题
    半苓平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
    解析: 半苓平胃散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半夏白茯苓熟苍术厚朴广皮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健脾燥湿,化痰消饮。
    【主治】湿气伤脾,痰饮内停,呕吐清水,胸脘饱闷。

  • 第12题:

    问答题
    橘半桂苓枳姜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家阴吹,脉弦而迟。
    解析: 橘半桂苓枳姜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组成】半夏60克小枳实30克橘皮18克桂枝30克茯苓块18克生姜18克
    【用法】甘澜水2.5升,煮成1升,分4次服,日三夜一,以愈为度。
    【主治】饮家阴吹,脉弦而迟。

  • 第13题:

    附子五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阳气不足,水饮内停,翻胃吐食。

  • 第14题:

    半苓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湿热下注,小便白浊。

  • 第15题:

    平胃地榆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结阴便血。温中散寒,除湿和胃。

  • 第16题:

    除湿胃苓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缠腰火丹。水泡大小不等,其色黄白,破烂流水,痛甚。

  • 第17题:

    参苓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睡中汗出。

  • 第18题:

    人参平肺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心火刑肺,传为肺痿接,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满,咽噫不利。

  • 第19题:

    问答题
    加味平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通。化积消滞。
    解析: 加味平胃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组成】南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
    【用法】引用生姜,水煎服。
    【功用】化积消滞。
    【主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通。

  • 第20题:

    问答题
    桂苓甘露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水泻不止,疟疾等。清暑利湿,益气和中。
    解析: 桂苓甘露散2
    【来源】《儒门事亲》卷十二。
    【组成】官桂人参藿香各15克茯苓白术甘草葛根泽泻石膏寒水石各30克滑石60克木香7.5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9克,白汤调下,生姜汤亦可。
    【功用】清暑利湿,益气和中。
    【主治】伏暑烦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及水泻不止,疟疾等。

  • 第21题:

    问答题
    五苓平胃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疟疾初起,热多寒少。
    解析: 五苓平胃汤
    【来源】《嵩崖尊生》卷九。
    【组成】柴胡4.5克黄芩苍术半夏各3克甘草0.9克白术4.5克陈皮茯苓厚朴猪苓泽泻各2.4克桂枝1.5克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主治】疟疾初起,热多寒少。

  • 第22题:

    问答题
    平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解析: 平胃散
    【来源】《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异名】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
    【组成】苍术120克(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60克(洗令净,焙干)甘草30克(炙黄)
    【用法】上药四味,捣罗为散。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2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论】方中重用苍术燥湿运脾为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为臣;陈皮行气化滞为佐;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 第23题:

    问答题
    加减平胃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痢疾延久,气血两虚,湿热内蕴,湿胜于热,下痢脓血者。益气补血,燥湿清热。
    解析: 加减平胃散1
    【来源】《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组成】白术厚朴陈皮各30克甘草21克槟榔9克木香9克桃仁黄连人参阿胶各15克白茯苓(去皮)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同平胃散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燥湿清热。
    【主治】痢疾延久,气血两虚,湿热内蕴,湿胜于热,下痢脓血者。
    【加减】血多,加桃仁;泄,加黄连;小便涩,加茯苓;气不下,后重,加槟榔、木香;腹痛,加芍药、甘草;脓多,加阿胶;湿重,加白术;脉洪,加大黄。